西安工大踏实作为 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时间:2018-12-10 10:08:08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工大踏实作为 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西部网讯 11月6日富平县黄窑村贫困户马振锋代表今年脱贫户专门为西安工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冯川川送来一面锦旗,为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工作队尽职履责服务贫困户,精准扶贫不忘初心点赞


7ef26f1d982974d7b136b21f6df07e91.jpeg

西部网讯 为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号召,帮扶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工作队入村驻扎,成了富平县黄窑村的“新村民”。

富平县黄窑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共616户2382人,可耕地5000余亩,其中种植柿子树3000亩,花椒树1500亩。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46人。和大多数贫困村一样,黄窑村里绝大部分劳动力都已外出务工,留守人员中老弱病残较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部分村民缺乏发展意识,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黄窑村的经济发展。

西安工业大学工作队迅速对黄窑村45户贫困户一一入户走访,详细记录致贫原因,时时关切村民需求,制定了行之有效、重点突出的脱贫方案。工作队及时向学校方面反映黄窑村实际情况,引起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100万元年度扶贫专项资金,用以日常扶贫工作支出。同时,对结对帮扶的各类项目进行专门资助。学校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与中心任务,大力支持扶贫工作队从民生、科技、教育、信息、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帮扶,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b5abfd4dab51f0737d19b947138c5065.jpeg

村民给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工作队赠送锦旗。

11月6日富平县黄窑村贫困户马振锋代表今年脱贫户专门为西安工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冯川川送来一面锦旗,为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工作队尽职履责服务贫困户,精准扶贫不忘初心点赞。

“做人要讲良心,今年一年扶贫工作队给我们帮了这么多忙,我们得表示感谢,思来想去只能给工作队送面锦旗!”马振锋说。“扶贫扶智扶产业,早日脱贫奔小康”,锦旗上这14个字都是马振锋自己想出来的,虽然比不上对仗工整的诗句,却融合着一位农民难以言说的感激之情,这面锦旗是对西安工大扶贫工作最好的评价。

据了解,马振锋是富平县庄里镇黄窑村马窑组的一名贫困户,今年66岁,患有肢体三级残疾,家中现有6口人,其妻张肖芳66岁,患有长期慢性病,次子马少卓无固定工作四处打工,还有上小学的孙子和孙女。说起扶贫工作队对他家的帮助,他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扶贫工作队给我帮了大忙,为了我一家居住安全,今年让我们搬迁到庄里镇锦屏小区入住了新家,为了让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还帮助我修建了80平米的羊舍,帮助我新栽柿子树5亩,帮助我享受生猪养殖分红、奶山羊养殖补贴,帮助我购买1300元的奶山羊饲料,帮助落实了教育补助、残疾人补贴、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工作队的每一次帮扶都让马振锋一家感到了西安工业大学的浓浓真情。

富平县黄窑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冯川川面对记者时说道,“群众的肯定就是对西安工业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最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让每一位贫困户早日致富奔小康。”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扶贫工作队联系学校,投入74.6万元援建生猪养殖场,养殖效益覆盖28户贫困户,开创了庄里镇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河;投入4.1万元为20户贫困户购买奶山羊56只,实施养殖项目。此外,还为贫困户购买饲料、挤奶器、打药机,搭建羊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马振锋所说的养殖分红也正是学校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的红利。这些都实实在在地促进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彻落实“扶贫先扶智”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了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扎实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围绕着富平县汽车板块支柱产业,学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李建平教授科研团队联合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攻关,为中冶陕西压岩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促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在富平县庄里试验区落地生产,从而推动富平县的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技术培训方面,针对黄窑村产业发展需求,特邀专家开展柿子树种植及柿饼制作、花椒树种植、奶山羊养殖、奶山羊疫病防治及柿园管理技术等培训11次,先后有400余人接受了特色产业培训。

在志愿服务方面,学校将黄窑村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帮扶、义务支教、文化下乡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教育帮扶。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扶贫工作队先后协调资金1000余万元,修建通村主干道路6公里、巷道4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申请项目资金96万余元,建成衬砌U型渠6.5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灌溉问题;协调资金380余万元,新建村委会、卫生室、幸福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帮扶45户贫困户新栽柿子142.9亩,新栽花椒23.6亩,争取产业发展补助资金6.4万元;投入14.8万元为40户贫困户粉刷墙面、修缮房屋、硬化地面、改造电路,黄窑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面貌彻底改善。

扶贫工作队事无巨细,尽心竭力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帮助村民景明财瘫痪的儿子景宾胜建立微信公众号,鼓励自主创业;帮助村民党牛的儿子党天运在学校校卫队兼职,减轻家庭负担……扶贫工作队先后解决贫困户11户11人就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

据了解,2017年以来,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对黄窑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主导产业、人居环境艰苦”等难题认真予以破解。学校扶贫办协调安排47个二级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黄窑村45户贫困户。从2017年4月至今,学校各部门到黄窑村开展帮扶工作700余次,共有1500余人到庄里镇黄窑村帮扶贫困户。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扶、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助推、医疗救助、生态补偿、民政兜底、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实施,切实增加家庭收入,确保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截止目前,全村脱贫39户132人,剩余6户14人,贫困发生率由8%下降到0.58%。

3c428120500db61cfcee535647ef2589.jpeg

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剪影。

a1429f03abfb51aad81685b2f9c98ef3.jpeg

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剪影。

61e1d1b2c69c842a5d96e52a7e6545e9.jpeg

西安工业大学扶贫剪影。

编辑:高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