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名校+”实施半年 89%的家长认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时间:2019-03-29 17:31: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名校+”实施半年 89%的家长认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下午2时许,在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四个分会场,助力教科研的“名校+” 教育联合体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在四校同时拉开序幕


24ead3bf3d385d04a04dc96ed8389742.jpg

“聚焦课程课堂 教科研助推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活动在西安市第三中学举行。

3月29日上午,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华商报社主办,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承办的“聚焦课程课堂 教科研助推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活动在西安市第三中学举行。

莅临主会场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四川省教科院院长、正高级教师、国家中小学校评估专家刘涛,陕西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处长高强、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晓研、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视员田征,西安市教育局团委书记、“名校+”专班负责人王丽琼、西安市教科所所长解慧明、和华商报社副总经理拓峰、碑林区教育局副调研员张莉等。参加活动的还有西安市教科所、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及“名校+”学校的教师代表及媒体人士约500人。

近年来,西安市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名校+”工程,以输出“名校”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为核心,以输出优秀队伍为关键,在全市范围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组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教育联合体,进一步扩大“名校”办学品牌优势,提升办学效益,落实“名校”社会责任担当,提高西安名校的数量,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上午的开幕式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解慧明主持,西安市教育局巡视员田征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名校+”工程的实施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破解“择校热”、“大班额”、“上好学难”等难题的现实需要,是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普惠,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更多“名校”,提升更多普通学校,缩小市域内城乡、区县和校际间办学差距的有效途径,希望西安更多的学校成长为名校。

据悉,此次活动一大亮点是首次发布西安“名校+”工程调查大数据。活动现场,西安市教科所所长解慧明发布了西安“名校+”工程的调查大数据,包括“名校+”的实施情况,“+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校”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本次“名校+”大数据调查参与面广,共有8万余人参与,问卷分为“校长篇”、“教师篇”、“家长篇”。

6452f0037935610b13b397e6e0f5fde3.jpg

“聚焦课程课堂 教科研助推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活动在西安市第三中学举行。

本次西安“名校+”调查共收到家长问卷 86405份、“名校”问卷 2981份、“+校”校长问卷 447份、“+校”教师问卷 4524份。92.48%的受调查者认为联合体内“+校”整体教育水平不同幅度提高;56.58%“+校”管理者认为“名校+”工程实施后,“名校+”工程实施后“+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差距止跌了,其中的44.27%的管理者认为“名校”与“+校”的差距在不同程度上缩小;84.08%接受调查的“+校”管理者认为“名校+”工程执行有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提升速度最快,82.42%的子女在本校就读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肯定“+校”的进步。“+校”教师调查表明,家长对“+校”的进步肯定程度很高,与“名校”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距离没有继续扩大,教师积极性与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93.31%的家长对学校的办学环境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88.78%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认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90.27%的家长不同程度上认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9ff942d8e1efe041870e071022babea8.jpg

“聚焦课程课堂 教科研助推西安教育‘名校+’”工程活动在西安市第三中学举行。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名校+”工程实施半年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名校+”工程加速推进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论坛大会交流由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玲主持,来自西安市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代表——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邵国希、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助理洪霞、西安市曲江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陈娟、陕师大实验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罗坤、西安市后宰门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白彩玲、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穆怀宇、西北大学附中“名校+”教育联合体校长杨晓云等做了精彩的交流。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与四川省教科院院长、国家中小学校评估专家刘涛分别对西安“名校+”工程做了中肯的点评,肯定了西安市“名校+”的做法,对这一创新性的举措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刘涛指出,“名校+”这项工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定要把“+校”搞上去,更多的是让“+校”来参与,而课堂教学改革则是难点。

他认为,西安市全力推进“名校+”工程一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有力举措和具体行动,力度之大、内容详实在全国少见。另外他指出各个名校各具特色,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有些内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建议对+校更多的研究关心帮助,在提升+校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上很下功夫,实现名校、+校共赢的美好局面。

田慧生认为,西安“名校+”工程意义重大,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实施的方案也具有西安地域特色,在区域推进中参与的学校多,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意义;实施的措施有力,推进迅速,效果明显,短短半年,这项工作便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就“名校+”工程涉及的几个问题,如为什么“加”?如何“加”?怎么“加”?田慧生为大家做了解读。在引发教育人士思考的同时,田慧生强调说,名校要带着“+”校往前走,要加上改革、创新,要加上理念,即名校对“+”校进行思想引领和理念的引领;要加上先进的方法和模式,“特别强调要加上奋斗、追求”,要把名校的精神也加进去,同时聚焦育人、聚焦质量、聚焦管理。

下午2时许,在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西安市第四十五中学、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四个分会场,助力教科研的“名校+” 教育联合体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在四校同时拉开序幕。区县教研员、教师代表数百人走进课堂,感受了名校老师和“+校”老师的风采,老师们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堂的驾驭,也带给观摩者启发。

观摩课后,老师们聆听了专家客观、独到的点评。专家欣喜地说,通过此次活动,看到“+校”的老师成长很快,课堂各具特色,体现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编辑:阳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