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网讯 6月10日上午,“开放的西美——2019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在西安美院西部美术馆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校外嘉宾有: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小龙,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阳,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吴丰宽,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贺晋东,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全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吕峻涛,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陈建树,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于德宏,雁塔区区委书记赵小林以及陕西省内各综合院校美术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艺术团体代表,国内、外专家和校友代表、各新闻媒体;校内嘉宾有:我院党委书记王家春、院长郭线庐,党委副书记王树茂、任晓峰,副院长贺丹、姜怡翔、李四军、宋晓峰,纪委书记李翔宇,副院长朱尽晖,总会计师王楚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孝龙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全体毕业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副院长贺丹主持。
本次“开放的西美”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以“源·于此 行·于斯”为主题的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展出来自学院21个专业,1500余名本科毕业生精心创作的5000余件(幅)作品,以“我的大学”、“我的课堂”、“我的天空”、“我的展览”四大核心板块,集中展示西美学子对学院经典的一脉传承,和对当代多元文化及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拓展艺术开放维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为促进艺术创新融合,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展览现场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西安美院建校70周年,这对于西美师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西美将在十月份举办一系列校庆活动。院长郭线庐表示,“时空留痕—开放的西美”本科毕业季大型艺术展演系列活动,是历年来西安美术学院持续举办的一项权威性、综合性、公益性年度大展,是西安美院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自觉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努力培养高层次优秀艺术人才的有益探索,也是我院立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基本职能,贯彻落实省委追赶超越部署,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
同时郭院谈到今年毕业季的特点时说:“毕业创作的时间提前了,学生们的激情比往年要高。今年1500名学生中间美术学的学生占了非常少的部分,只有270名,国油版雕是我们的重头专业,但国画和油画实际上占毕业生非常少的比例。但我们1500多毕业学生有1200学生是设计类的,就是社会需要的影视动画、环艺,包括平面设计、摄影等,他们的作品实际上创作的周期比绘画学生周期还要长。”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宣布展览开幕

陕西省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小龙讲话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致辞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贺丹做开幕主持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生代表发言

2019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院长郭线庐,党委副书记王树茂、任晓峰,副院长贺丹、姜怡翔、李四军、宋晓峰,纪委书记李翔宇,副院长朱尽晖,总会计师王楚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孝龙出席开幕式
今年毕业生的作品组合团队性比较突出,个人作品越来越少,团队或两三个学生的组合作品变多,这是一大亮点。此外,郭院谈到:“本科生现在关注社会积极性要比原来要大得多,在老师的辅导下今年和往年的变化在于很多学生关注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关注。虽然他们的技术有生涩,但是他们的有激情有活力很敏感,这是这一代学生的特点。同时也是我们这一届本科教育的收获。”关于遗憾之处,郭院感到展览的场地不足,主要是经费“约束了我们的展示效果”,但“这是困难时期的一个过渡,相信我们长安校区建立好了以后,会有更精彩表现。”
西美教务处长李云集表示:“2019作品和往年相比各个专业都比较齐全。在创作前,教务处下发通知做出了相应的引导。第一在整体上我们有一个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第二今年从作品开始我们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和要求更高。第三从展场看到今年展区相对在学校,之前有一部分在校外展出,空间有一些受限。但这个问题将来会解决的。” 教务处是一个大学一个专业的中枢机构,负责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啊,作为教务长李云集希望:实实在在从本科课程做起,真正的把杰出人才和普通人才要分别培养,处理好补充人才和拔尖人才中间的关系。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院长郭线庐、纪委书记李翔宇与中国画学院师生合影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于德宏、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院长郭线庐、副院长贺丹在展览现场交流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董小龙、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副院长贺丹 宋晓峰、纪委书记李翔宇参观展览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方光华在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院长郭线庐、副院长贺丹陪同下参观展览

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小龙在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副院长贺丹陪同下参观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公共艺术系等13个院系作品:
中国画学院
2019,新中国70岁生日,亦是西安美术学院70岁生日。2019岁初,中国画系更名为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院现有五个工作室,此次本科毕业展览亦以五个工作室为组织单位,共展出中国画、书法作品一百余幅。






刘文西工作室 姓名: 张木天 作品名称:《“充电”》尺寸 :180×135cm 指导老师:刘丹、叶华、吕书峰、刘军利、录洁囡 (155)

人物画工作室 姓名: 牛浩宇 作品名称:《诀别 》尺寸 :210×140cm 指导老师:李阳 郭茜 黄庆安

花鸟画工作室 姓名:张叶 作品名称:《迁·栖》尺寸 :198×135cm 指导老师:姜怡翔,刘英,麻元彬,李君明,焦永峰,杨广涛

山水画工作室 姓名:孙朋超 作品名称:《南山·南山》尺寸 :190×200cm 指导老师:王珊 杜道伟 赵拟

书法工作室 姓名:邓群瀚 作品名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尺寸 :240×280cm 指导老师:贺文龙 王卫民 魏杰 常春 李翔宇
油画系
此次展览是油画系2019届63位本科毕业生将他们四年的学习成果共150余幅毕业作品的集中展示。通过展览作品,能看到同学们对艺术创作的态度、对艺术的认识、材料的掌握、技术的运用及个人艺术的理想都在逐渐丰满。每位同学的毕业创作都体现出他们不同的艺术理解和探索,是从事艺术的阶段性小结,也是未来从事艺术创作的开端。








作者:蔡昕谕 《守望》 尺寸200cm×150cm 布面丙烯 2019.5.27 指导老师 董韬

作者:董行《null》 150x22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指导教师:乌多·杰斯克,王卿,王东

作者:胡沐曦+作品1+200cm135cm+布面油画+2019+彭建忠.吕顺

作者:黄耿杰 《工作室系列二》;尺寸180cm×360cm;材质:布面油画;作者:黄耿杰 ;指导教师:杨小阳

作者:鄢余星 《夜》 230x31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指导教师:乌多·杰斯克 ,王东, 王卿

作者:胡晓东《一个扶梯》; 尺寸:140cmx220cm;材质:布面油画;创作年代: 2019年;指导老师:彭建忠

作者:林达蔚 《廿一岁》 尺寸:200 90 材质:木板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常诚

作者:王昕 《丛林系列三》 作品尺寸:200cm×200cm 材质:布上油画 创作年份:2019年 指导教师:麻爱周

作者:徐俸鸣 ;画名《求你们别再去西藏》;尺寸可变;材质:综合材料;创作年份:2019年 指导教师:乌多杰斯克 王东 王卿

作者:张惠《年》;尺寸160cm×120cm;材质:布面油画;创作年代:2019年 ;指导教师:常诚
版画系
版画系展览的522件作品全部出自2015级58名同学之手。这些作品在“大版画”的框架内探索,展示出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插图及立体装置等形式面貌,作品充分体现了版画系工作室教学的特点,现行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研究方向及课程体系。展览作品从版画技术的磨砺中,从亲历的生活体验中,在综合片段化的细节中,呈现了版画语言拓展性、创作观念的更新、材料实验训练等,形成具有版画特征的当代艺术语言,也是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版画系在坚守规范教学中自觉的引导学生拓展版画语言,注重从认识材料入手,以版画为起点,强化和拓展艺术思维。这届学生在传统版中语言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材料语言灵活转换,在转换过程中产生了具有当代创作观念的表现思路。在创作作品中,充分展示出了版画当代性探索的自信,也成为“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版画系许欲晓主任在布展现场帮助学生布置展览

版画系许欲晓主任、陶加祥副主任指导学生布置展览

版画系第一工作室主任张春霞副教授在展览现场布置展览

版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俞滔老师在展览现场布置展览

版画系第三工作室主任周仲铭副教授在展览现场布置展览

《测距》 王景根 120×152cm 独立插画 2019年 版画系第三工作室

《诗和远方》 杜梦莹 75×105cm 独立插画 2019年 版画系第三工作室

《它是否会在某天离开?》 周妃婷 38×57cm 石版画2019年 版画系第一工作室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 林天杰 材料:大白粉、乳胶漆 2019年 版画系第一工作室

《虚实——郝家村记忆片段》陈丹丽 109×79cm 综合版 2019年 版画系第二工作室
雕塑系
雕塑,现于形,源于心。雕塑系2019届毕业生,从二十多人的大集体,到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室和专业方向,每个人都经历了丰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都感受了徘徊而懵懂的艰辛创业,都已洗净铅华、灼灼生辉。在毕业创作中每位同学都能够运用恰当的媒介和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感知的艺术世界,用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塑造技法、材料语言和观念表达在一瞬间化为一种流淌的能量,诠释着对生活的感知和艺术的体会,真实地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五年的光阴被完整地压缩在一件件雕塑作品中。









高志豪《日下众生》330x70x50cm综合材料

张帅鹏 (梦中该有和不该有的梦)45x30x105cm玻璃钢着色

张帅鹏 (梦中该有和不该有的梦)45x30x105cm玻璃钢着色

张孝璞 《O》2.3×2.3m羊毛毡综合材料

张孝璞 《O》局部2.3×2.3m羊毛毡综合材料
公共艺术系
2019年的公共艺术系本科毕业作品展以工艺美术和公共艺术两大专业为前提,从“当代手工艺”和"社会参与型公共艺术"两条明确的学术线索同时展开,以传统文化的当代美学转换入手,持续探索手工艺与纯艺术的交叉领域的独特魅力,其关键词有材料、技艺、语言、空间、观念、交叉、互动等,借助不同学科交融之力,为今天的公共艺术及手工艺作品形态和本质注入了”全球化的在地表达”的文化内涵。共展出120件/组作品。



作品名称:《伏簦》 作者:郭伦杰 张金宝 焦思雨指导教师: 王檬檬 王晶 宋伟 徐立乾 作品类别:装置 材质: 玻璃 尺寸: 95cmx25cm

作品名称:《老伴》 作者:刘雨晴 张松薇 刘一霖 指导教师: 王檬檬 王晶 宋伟 徐立乾 作品类别:装置 材质: 医疗器械 尺寸 3000cmx4000cm

作品名称:《breath》 作者:何丁寅 潘雨佳 来泽忆 指导教师: 王檬檬 王晶 宋伟 徐立乾 作品类别:装置 材质: 亚克力 、灯板 尺寸: 2000cmx1200cm
陶瓷艺术工作室



《惊蛰》,吴安然,李黎,陶瓷,250×60X20厘米

《远山》,夏雨,刘谦,薄胎瓷,260×50x35厘米
现代实用工作室



《记忆·基因》 作者杨文汝 由玉茹 指导教师:邢戈 张潇娟 李喆 作品类别:装置 材料:纤维 尺寸可变

《Unknown》 作者卢璟默 材料玻璃钢 尺寸65cm.80cm.25 cm 60cm.70cm.20 cm 55cm.60cm.20cm
综合材料工作室


作品名称:《1964年计事》材料钢材 木头 作者刘欣卓 杨晓欣 指导老师高蕾、刘馨路、孙鹤来 尺寸 铁轨:80×9.2×10cm 枕木:60×13×8cm

作品名称:《剩·艳》材料大漆 作者王美晨 指导老师高蕾、刘馨路、孙鹤来 尺寸 2m×2m
设计艺术学院
本次展览上,展示了2019届设计艺术学院全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毕业班的导师们与同学们一起,分别在“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艺术与科技”三个专业方向下进行了设计的研究与探索。这些作品里,有的是实践项目的设计成果、有的是前沿设计形式与科技结合的创新、更有很多的选题,立足于文化传统,进行了未来设计的实验性探索。这些作品既是同学们四年求学后交给母校的一份学业的答卷,也是设计系近期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汇报。

《潜浮》作者: 陈文 段孟吟 指导老师:田喜

《颜·字居》作者丁淑瑶 颜程鹏 赖文浩 指导老师 黄向东 马岚

回旋斑马线+郭梦珂,金昵琳,刘子艺+马寰

基因超市 作者 张礼勉 蒲瞳 指导老师 李冠林 张犁

健康智能交互办公座椅 作者 刘琪 张宽 邵露露 指导老师 侯利业

类我 作者:林景峰、封奕彤 指导老师:叶仲楠 罗琛

上房揭瓦主题展馆 作者 田野 宋涤凡 马婕依 指导老师 刘文龙

微民艺 作者 王天琪 宋琦 王佳盟 指导老师 李宪英 张犁 李冠林

秩序之衡 作者 李斌 李珊 范佳琪 指导老师 邹立坤

GTL-P多功能远程操控叉车创新设计 作者 高铭 刘甜甜 蔡旭亮 指导老师 路鹏
建筑环境艺术系
建筑环境艺术系毕业设计展览在历届展览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来路,在时代提问教育的驱动下,提出“新·实·践”主题。2017年来,以新思维、新实验、新实践的专业教学改革战略,贯穿于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围绕专业教学创新、创能、创业的本质核心,通过1+2+1分层教学中的特色实验与联合实践课程,辅以平行开展的国际创新课堂,使不同专业方向在新体系中找到自身的生长点,通过教研结合、产学交叉、共融互通与基层共建,形成专业新思维成长的良性平台。



风景园林教研室展区作品

风景园林教研室展区作品

建筑教研室展区作品

建筑教研室展区作品

建筑教研室展区作品

景观教研室展区作品

景观教研室展区作品

空间教研室展区作品

空间教研室展区作品

空间教研室展区作品
服装系
以“源于此,行于斯”为主题的2019届毕业展,旨在表明服装系坚持在当代艺术观念下,以西部文化为主体的本土身份,诠释当代服装时尚教学理念。
2019度毕业设计主题紧扣“唐文化”,延续本系“地缘文化+时尚”的传统文化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作品设计灵感“源”于唐,如唐代绘画、仕女俑、墓室壁画、唐三彩以及金银饰器等,毕业生们利用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艺术与设计的学科优势,一针一线,大胆探索,通过萃取唐代传统文化元素中出符合现代服装与服饰的语言要素并将其融入时尚设计,从廓形、材质、色彩、工艺等诸多方面发掘时尚创意设计的多重可能性,探索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设计制作出符合国际流行趋势的时尚作品。这些作品洋溢着莘莘学子们的青春的气息,折射出每个独立的个体思考,体现了他们牛犊初生的创新精神,同时饱含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时尚精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陈霞、吴亮老师组--服装

段丙文老师组--首饰

段丙文老师组--学生任栩銮作品

贾未名老师组--服装

孙思扬老师组--服装

王田薇老师组--包

周婷老师组--服装
实验艺术系
2019年实验艺术系正在逐步开展实验型的教学、创作工作,逐步完成一个新兴系科的基本使命,即使现实中,困难重重,内忧外患,但是每每想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就觉得这样艰难,是值得的。如果坚持以学术为前提,以良知为底线,以艺术为目标,以培养人为宗旨,以出人才出作品为中心工作,就不会偏移。
2019届共有5个专业方向——水墨艺术、当代绘画、水彩、综合材料绘画、设计的共计132名本科毕业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教师们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逐步寻求创新与突破,努力超越专业边界,以艺术的眼光,为青年学生建立个体艺术系统的雏形,寻求某种不同以往的表达。每个方向对自身的毕业创作,也做了一些总结。

蒋馨逸 《第七棵树的剖面》 1300X12cm 综绘

李双辰 《破云记》 195×167cm 国画

刘毅恒 《柯尼钱币店》 3.1m x 1.4m 工艺

石珍子 《蛾不姡》 1.5X6m 综绘

实验艺术系水彩班庞晨阳 《泱泱琴音》 110cmx50cmx3张 水彩

王艺璇 《衍生》 120X160cm 国画

张卓然 120cm150cm《重复的失忆系列二》300cm200cm《重复的失忆系列四》120cm160cm《重复的失忆系列三》 油画
美术史论系

美术史论系展区

“未来理论家提名奖”介绍

毕业创作推介词展示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

美术学 阴星月《威尔汉姆·哈默修伊绘画中的疏离感美学探析》

艺术史论 王柔卜《佛教璎珞的初步研究——以西安地区馆藏隋唐菩萨造像为主》

艺术设计学 黄秋菊《“曾有西风半点香”——岭外代答香门考释》

文化产业管理 顾慰《“破坏”行为是对艺术的高级修辞?》
影视动画系
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影视动画系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陕西省特色专业”(摄影)、“中国动画游戏教育优秀本科院校”、“中国最佳动画教育高等院校”、“中国动漫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奖”、“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十佳院校”、“陕西省创新创业教学实验院系”等一批荣誉和称号。
影视动画系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77人,展出作品135组(部),作品延续了我系跨学科、跨媒体、开放、交融;技术性与实验性并重的精神。是师生四年来教与学的最新成果。






动画艺术,《拼图》《出城》《PUZZLE》,《花容》,2019

刘岩,《迟到的婚纱照》,摄影,2019

田宇辰,《叫我三炮》,视频短片,2019

张可欣、张一蕾、李文涛、孙小雨,《羽城》,手办、书籍、影像,2019

周艺婷,《佳期如梦》,剧情片,2019
艺术教育学院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艺术教育学院绘画专业2019届60名学生的作品,每一届的毕业创作都是上一届的延续和突破,这一届的学生也不例外,在国画教学方面秉承传统艺术的精神,借古开今,严造型、讲笔墨,让学生深入生活,强调多元化的形式与追求;在油画教学方面坚持“立足生活、关注社会、研究自然、以中融西”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的艺术观。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本真的审美意识和绘画表现能力。他们的作品既传承了绘画创作的扎实、严谨的优良传统,又创造性的结合了时代语境和青春的感知力,表现出了学术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既是艺术水平的体现,也是莘莘学子们鲜活创造力与求真精神的体现。整个展览总共展出作品60幅,其中国画42幅、油画18幅,展出的每幅作品都凝聚着教师辛勤工作和心血。






名称:《禁止》 作者:郭鹏 尺寸:180cmX200cm 指导老师:史户利 系别:艺术教育学院(绘画)

艺术教育学院 绘画 《大明宫北》 作者:白雄文 尺寸:160cm×300cm 指导老师: 胡卫明

艺术教育学院绘画《抢酒节》何宇航97cmx180cmx3指导教师:刘康夫、张勇

作品名称:不期而遇 姓名:孙文君 尺寸;135cmx165cm 指导老师;李育红 系别;艺术教育学院(绘画)

作品名称:经年 作者:原秋月 尺寸:48cm48cm7 指导老师:王焕英 系别:艺术教育学院(绘画)

作品名称:绕圈的人 作者:刘壮壮 尺寸;112cmx165cm 系别:艺术教育学院(绘画) 指导老师:颜瑜
特殊教育艺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2004年创办,是中国唯一一所残疾人高等艺术院校。在“用心,用爱,用艺术的美关爱特教学生”的工作原则下,为社会输送了来自26省的14届近400名听力残疾大学生。学院通过“教授进课堂,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外国专家进课堂”的措施形成办学特色,打造了20余门特色课程。在“掌握手艺立足社会,持之以恒放飞梦想”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学生在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艺术竞赛和展览中共获得金、银、铜奖近200项。夏荣虎同学摘得“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职业技能竞赛”银牌,优秀毕业生李倩倩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与表彰。
2019年4月27日,康复国际组织授予学院“特别贡献奖”,秦东院长代表师生受到了张海迪主席的亲自表彰。学院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中国残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残联的肯定与支持,将进一步通过特色化的艺术教育,高级别的课题研究,高层次的展览竞赛,向社会乃至世界展示中国残疾大学生的艺术风采。






幻想的机器人 李健

平行宇宙 惠怡亮

高娜 《鱼》 纤维编织 尺寸:200X180

杨煜煊 《旅行见闻》 拼布 180X160 cm
本次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期为6月9日至6月20日。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