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2019年暑假期间,由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记者组成的赴山西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西安邮电大学指导老师袁玲的带领下,乘坐火车从西安起程,奔赴山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去了解、致敬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7月25日,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参观了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在“彭真生平业绩陈列”馆内,陈列展出了彭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图片、实物以及文献手稿,配以展板文字介绍,辅以雕塑、场景复原、半景模型、绘画、影视等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彭真一生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历程和崇高品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队员们认真观看、仔细阅读,详细了解彭真光辉伟大的一生。“浩歌赋太行,壮士不可夺”,“唱着浩浩荡荡的歌去迎接敌人,能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一张张老照片凸显出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
在“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馆内,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员们认识了从山西走向北大的革命志士高君宇。如今的中共太原支部旧址也是当年高君宇就读的省立第一中学,在这里纪念他有着非凡的意义。他是山西最早的共产党人,也是五四运动的战士,在他“生如闪电之耀目、死如彗星之迅忽”的短暂一生中,那种为了追求真理和光明舍身取义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那一张张历史定格的瞬间,队员们无法深刻感受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中,社会各阶层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无法深切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带领中国走上民主自强的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每一个成员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7月26日,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前往中国煤炭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解了煤的生成、煤的种类、煤炭与人类的发展历史、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煤炭工业的分布情况等。复原的亿万年前的森林景观、巨大的硅化木、高耸的标准地层、恐龙的模型等让队员们切实学习到煤炭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而4D技术演示煤炭形成过程的视频,更直观的了解到煤炭的形成过程,加深了队员们脑海中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了我国科技进步在煤炭业中的应用。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关注地球,关注自然环境,关注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中国煤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模拟矿井”,这是亚洲最大,全国第一个实景体验1:1复制的地下模拟矿井。队员们乘坐电梯下到模拟矿井之下,戴上头盔,坐着运载小火车深入到矿井深处,开始最为奇妙的矿井之旅。
模拟矿井以我国煤炭开发历史和开采技术、劳动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实物原型和1:1比例的复制为我们还原了不同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场景和设备。参观过程中,在幽深的矿道里,队员们真实感受到开采煤炭的艰辛和危险,也了解了在煤炭方面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自动化的钻探机、运煤车等大大提高了采煤的效率,同时降低了采煤的风险。
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队员中有计算机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他们对那些自动化采运设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7月28日,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来到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的平型关大捷遗址,追忆和缅怀那段“血雨腥风满山峦”、“猛士如云唱大风”的峥嵘岁月,经历一次既生动又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
这段历史大家都曾在历史课本上学到过,平型关这个地名既熟悉又陌生,当队员们亲自站在曾是战场的地方,内心仍然升起不一样的感觉。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的指挥下,对日军进行了伏击战,一举击败了日军王牌劲旅坂垣师团,这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奠定了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旧物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面,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抗日精神,那些锈迹斑斑的大刀和机关枪,它们曾在不同的主人手中进行着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我军截获日本年轻士兵写的家书中,言辞之间流露着对战争深深的恐惧与厌恶,不禁憎恨于日本战犯的种种丑恶罪行带给两国人民的伤害。
听着讲解、看着展览,革命先烈们为了救国家和民族于危亡而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着西安邮电大学的实践队员们,有的同学甚至热泪盈眶,大家不禁在内心深深地反思,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曾经战火硝烟的平型关如今是什么样子?革命老区的百姓如今生活如何?带着疑问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平型关村进行探访。
平型关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西南大约 11公里处。村子正中有一条很宽的水泥路,出乎意料的干净整洁。在一位热心的老大爷的带领下队员们找到了村长。村长是个热情敦厚的中年人,得知大家是来社会实践的师生,便当起了导游一边走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
村长讲到平型关村在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册人员有八九百人,但村子里常年只有老人和小孩,情况与全国很多农村相似。穿村而过的水泥路尽头一拐就看见一座城门,这是平型关村的北城门,而队员们进入村子的则是它的南城门,原来,整个平型关村曾经也是一个四方城,四周被城墙所围,有南门、北门和西门三个出口,而今历经岁月,城墙仅剩残垣断壁无法连贯了,一堆堆高耸的黄土垛长满荒草,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只有北门及其瓮城了。
队员们围着村长问了很多战争年代的问题,村长的父辈、祖辈都曾经历过,村子里健在的最年长的是一位97岁老人,村长小时候也听他讲过很多当年的故事。
历史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今天的平型关村宁静祥和。城外四周依旧是起伏不平的山地,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加之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土地闲置无人耕种。
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家人在外务工,留在村子里的人就以种少量的地和养牛养羊为生。村委班子也在积极寻求发展之道,村委会院子里的箱包加工车间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送别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之际,村长说很高兴大家的到来,也欢迎更多的人来到平型关村,来参观、来支教,来了解古村落,了解平型关,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故事。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西安邮电大学实践队队员们将每次参观所拍摄、记录的素材都进行认真整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人说山西好风光,而此行更多的是学习了解山西光荣而厚重的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洗礼。
相信 “红色革命精神”和“科技创新发展”必将化为西邮学子内在的一种信仰、一份责任。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