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纲与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在西安举行

时间:2019-11-18 10:25:21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叶小纲与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在西安举行

三位演奏家精湛的表演在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协奏下散发出熠熠光彩,此次音乐会也是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与创作研究的一次精彩表现。


ae4d0fb419e0623ae9a69bf04850308d.jpeg

西部网讯 16日晚,《峨眉——叶小纲与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此次音乐会是“叶小纲中国故事”系列音乐会之一,共展演了叶小纲近年来的三部不同体裁与风格的代表作:为小提琴、打击乐与乐队而作的《峨眉》(作品73号,2016),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我遥远的南京》,四幕歌剧《咏别》(无词版,作品号61B,2010)。由我院主办的这次音乐会还汇集了朱丹(小提琴)、胡胜男(打击乐)、秦立巍(大提琴)等三位世界级中国演奏家,他们与西安音乐学院指挥家侯颉及交响乐团的合作产生了轰动性效果,吸引了师生及古城乐迷的高度关注。三位演奏家精湛的表演在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协奏下散发出熠熠光彩,此次音乐会也是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与创作研究的一次精彩表现。

b072ec22da7eb5fa86ecb1301fe41a22.jpeg

三部取材于不同的题材,讲述了生动的“中国故事”。

c944d9d94efbaf222ee184322258d4a1.jpeg

《峨眉》从四川峨眉地区的风景与佛教音乐中获得灵感,展现了空悠、飘逸的意境,是叶小纲近年来具有手法转变意义的作品,深层、内在的淡然是作曲家新的审美意趣之使然。双协奏曲的形式,利于展现音高和节奏律动的不同形态,碎片化的旋律音调与色彩性的节奏变换不断引领作品层次的展开,尤其是曲中的佛教乐器的符号式附加,由外而内地展现了作品鲜明的艺术指向。

c46b7bc2a4f1744cd83c911fc5dc4ebc.jpg

《我遥远的南京》是为纪念1937年12月被侵略者杀害的南京市三十万平民而作,所表现的历史题材以悲壮、纠结的音调而进行了深刻展现,大提琴的深思与厚重审美表达,展现了作曲家对这一历史的深入反思,作品的哲理性思想使得音乐始终以巨大的戏剧张力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咏别》讲述了旧时代戏班子的故事,反映深层次的社会现状思考的意味,此次的无词版更加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入到纯音乐层面,四幕在音乐速度、情趣上有着鲜明的对比,第一幕的呈示、凝重,第二幕的生动、欢悦,第三幕的变换、波折,第四幕的对话、冲突,每一幕都以主导性音乐主题而贯穿,将其作为叠部,穿插的新材料是引入的不同人物的对话,可以看出作品戏剧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简明生动的特点。

《咏别》是三部中最为注重旋律线条的作品,有舒展、宽幅旋律起伏的咏叹调,有轻快、易记的谣唱曲,有情绪多变的间插段,还可见合唱、重唱、对唱的形式运用,可以看出作曲家在戏剧音乐创作上的独特手法。

dc77bcb8f3604262b20be6ae4a9480e9.jpeg

叶小纲是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世界级作曲家之一,其作品艰深的艺术性也带来演绎上的艰难程度,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出色地完成了演奏任务,叶主席和三位独奏演奏家也不断对乐团点赞,喝彩。叶小纲的三部不同手法的作品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展演,在展示西安音乐学院培养成绩及特色的同时,也展现西安音乐学院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西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扎扎实实地为古城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摄像:黄定超)

编辑:胡晋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