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学系的外国文学课程组认真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全力以赴认真投入了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课程组的老师们是文学与传媒学院师资队伍中的首发阵容,也是一支最有特点的队伍:学历最高、职称最高、专业学识力量最雄厚、年龄结构最合理的队伍。疫情期间,在教育工作的特殊战线上,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斗志,不辞辛劳、不顾年岁、不怕互联网教学的新挑战,一往无前,着力打造了一门抗疫期间在线教学的示范课程。
在二月初疫情最严峻时候,课程组的亢西民教授,年逾花甲,积极鼓励和安排课程组的老师们录制课程。他身兼繁重的行政职务,一边忙着筹备申请硕士点的工作,一边号召课程组的老师们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在线教学率先进行科学布置,大家以视频会议方式反复十几次沟通,确定该课程线上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提供了相关课程资源。之后,克服隔离期间的种种不便,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大部分的外国文学课程录制进行了具体操作训练和完善。
课程组的青年带头人刘卓副教授在网络课程的设置、测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博士毕业的赵娟茹老师在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源的整合优选方面高质量、细致地完成了相关工作,为2月24日顺利开展网络教学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外,文学系其他的课程组团队的高云霞老师、姚皎娣老师也为文学系课程建设提供了不少细节上与技术上的建议和解答,从而助力外国文学课程组团队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的工作。
以这次“停课不停教”活动为契机,文学系的外国文学课程组对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有效地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将教学改革继续深入下去,力图在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方面为西安翻译学院本科教学打造出一门高质量“金课”。

传媒系——因材施教,探索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
2月24日是正式开始线上授课的第一天,传媒系共有11门课程在当日通过线上录播和直播的方式展开教学工作。为了确保线上授课能顺利的开展,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自己录制教学视频、自己剪辑视频、探索科学合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并与学生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帮助学生使用网络软件。为了应对开课时网络大堵车的可能,老师们也准备了多种备选方案来应对突发问题,比如除了在学习通建课之外,也将学习资料通过QQ群、微信群的方式传给学生,方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学习资料。还有些老师利用腾讯课堂或者钉钉等软件作为备选授课方式,以防在上课当天因网络不畅通而无法登陆学习通平台的情况。
龚端悦、赵力子、王纹、刘玮、王卓慈、董若琳等老师在开课首日早早的就进入学习通课堂,检测软件功能,提早安排教学工作。由于课程的特殊性,部分老师采用学习通录播和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提前学习录课教学视频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方面用直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要领。
据老师们反映,传媒系首日线上授课进展顺利,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高涨,授课效果良好。虽然很多教学平台也有其他高校老师录好的视频课程,但是老师们认为,每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都不甚相同,其他学校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适用于本系的学生,因此传媒系老师们因材施教,不惜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去设计、制作适合本系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开展网络教学。
这次较大规模的网络授课,强化了传媒系师生互联网利用能力,同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得深度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进一步探索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老师们后期建设慕课或申请金课奠定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大学语文与写作实践教学中心——聚焦课堂,大力推进线上课堂教学改革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打破了老师们教育教学的常规,对他们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个特别好的自身提高和学习的机会。
在上课过程中,大学语文与写作实践教学中心的老师们启动QQ课堂教学直播,课堂气氛热烈。傅诚谦教授为了完成开学初期的线上教学,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掌握超星线上课堂操作技术,分享ppt课件;杨敏老师有着娴熟的网络课堂教学经验,无私的奉献出大学语文教学资源;王田老师也积极配合部门各项工作,共同谋划后期的信息化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融合。
老师们表示: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民族强。我们紧跟学校步伐,聚焦课堂,大力推进线上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承担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责任与使命,这才是我们的本职任务。我们不是医生,没有资格冲锋陷阵;我们不是医学科研工作者,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们是老师,此刻我们认真落实教学任务,扎实备好课,努力充电,用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最美好的心愿落实到行动中,愿早日春回大地,绿满人间!愿我们的民族尽快摆脱磨难,继续奔跑向前!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