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陕西科技大学西南隅实验楼上的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一位已过知命之年的老教授俯身凑在电脑跟前,眯着眼专注地阅读着什么,眼镜被高高推到了额头上......“老马,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干私活!”“干私活怎么不回家干去,在办公室倒干起来了。”“学生交的论文还没有改完,白天忙学院的公活,只能拿晚上来干自己的私活了。”马养民乐呵呵的开玩笑。
既当“大先生”又做“教书匠”
一篇七、八万字的论文,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红色的批注,“我们所有的文章马老师都要来回改三次以上。他工作忙,常常都是凌晨一、两点把改好的文章发到我们的邮箱,刚下飞机就忙着给我们打电话约时间当面指导。”“要是哪天晚上马老师的办公室没亮灯,他肯定就是出差去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他是学生们眼里的“永动机”,有一双火眼金睛,大到专业的核磁共振谱图,小到一个小小的错别字,都能被他一一发现。“做学术研究,容不得一丁点敷衍了事。就算是对待文献,也要保持科学研究的态度,我们写的每一句话都要正着推敲一遍,反着再推敲一遍。”他总是这样对学生们反复叮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新的研究成果、前沿知识,马养民潜心科研创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近20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件,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
每周四雷打不动的课题组会,“没有特殊原因,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尽管担任着学院的主要负责人,马养民再忙都坚持把开组会的时间空出来,夹着惯用的黑皮硬壳笔记本,认真记录每位同学的报告内容。从研一到博士,各有逻辑依次汇报,遇到有疑惑的,他当场便回到办公室里翻出原理书籍查阅辨别。在学生们眼里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马老师,如果碰到哪个同学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眉头便瞬间舒展开来,两个眼睛眯成一条缝,笑成了花儿一样,连声说“好,好,好!”在他言传身教的培养下,所指导学生在Organic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有机化学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曾获第四届、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10人荣获陕西科技大学优秀论文奖。
这种坚持和情怀,让他对“教”和“育”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书育人”是他一等一的大事。
既是“工科男”,又是“暖男”
尽管是个严谨认真的“工科男”,他却总是对学生们的状况观察入微。“一个人的精气神如果没了,就再没有进步的动力了。”来自贵州的一位少数民族大一新生,因为英语学习跟不上,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仅仅只是在楼道里擦肩而过,马养民一眼就注意到了学生的颓态。他主动接近学生,“钟道隆45岁才开始学习英语,自创了逆向英语学习法,我也是人到中年这才开始(学英语)。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咱们一起学习,你比我年轻,肯定没问题!”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常常和这位学生一起学习英语、交流经验,在他的陪伴和引导下,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改观,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毕业前夕,这位学生专程来到马养民的办公室,紧紧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谢谢您,马老师!没有当初您的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这也成了马养民20多年从教经历里难忘的一段回忆。
面对学业压力大、科研任务繁重的研究生,无论是不是他的学生,他都怀有天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只是试探性的询问马老师,可不可以硕博连读,他就猜到我最近科研压力大,安慰我说,实验遇到瓶颈很正常,只要多尝试,数据正确了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不要急躁。还专门叫来了优秀的师兄师姐教我,跟我的导师叮嘱,要多关心鼓励我,从来没想到这么一个彻彻底底的‘工科男’居然这么暖。”研三的学生马琼,眼圈泛红略显激动的说。
老师,您辛苦了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业问题是他长期坚持的习惯,特别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考研等比较困惑的问题,他从不泛泛而谈,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再结合学生个人的目标、发展方向、能力等方面耐心细致地分析,给予他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比起做学问,他更想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人生的理解感染学生,成为一名充满正能量的人。
既当“大管家”又是“老大哥”
“全校评上了六个国家一流专业,我们学院就占了两个!学院接连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在全国前30%,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这都是学院响当当拿得出手的成绩......”说起学院这些年的发展,马养民一反一贯的低调内敛,滔滔不绝起来。
作为学院主要负责人,他不断探索着办学治院的新思路、新办法。马养民深知,人才是引领学院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他一直倾心关注着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他率先在学院推出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新进青年教师配备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指导教学。“这些引进的青年人才,不怕他们不会搞科研,也不怕他们不会申项目,就怕他们不会教书!”他身体力行,每年亲自承担一位新进青年教师的导师,手把手地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予以指导。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有21位青年教师在校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学院也7次荣获青年教师讲课团体优胜奖。
“我们青年教师刚来学校,就是怕既没学生又没经费,想做点东西腾不开身,没有条件。我刚来学校,马老师就把和我研究方向吻合的4个学生交给了我,又让我大胆放心的用他的经费,到了年底,我们出了成果受了奖励想感谢他,他却总说,成果都是你自己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幸好来了陕科大,幸好遇见了马老师!”青年教师南江说。不管是申报项目还是需要实验仪器,是经费紧张还是课题遇到瓶颈,只要青年教师提出来,马养民总是义不容辞,当场就拿起手机四处询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人情往来。
“无论我们有什么想法,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发展的,马老师从来都无条件支持。我是学校最早几批留下的本土博士,得知我想出国访学深造后,马老师毫不犹豫就同意了。有了他的鼎力支持,才给了我进一步打开科研局面的宝贵机会。马老师对我来说,是亦父亦兄、亦师亦友的存在。”一位青年教师这样说。在青年教师最艰难的科研初期,马养民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不仅是学生们最敬佩的马老师,也成了青年教师们的“老大哥”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想过从草坪上跨过去。走大路100米,跨草坪可能只要20米,可是现在年纪大了,想走都不敢走。因为,过程里走的捷径多了,就总会在结果里找补回来,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马养民做人做事一直是这样坚持的。采访刚刚结束,他又为申报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匆匆踏上了新的征途......
刚刚,2020年陕西省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示范团队名单正式公布。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称号,化工学院教师马养民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马老师报以诚挚的祝贺,向全体教职工道一声:“教师节快乐!”(通讯员 王舒婷 杜杨)
编辑:任晓彤
忒色 为广泛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龙湖紫宸社区通过走访社区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及其他有就餐需求的群体,推进社区食堂建设,同时利用闲置空间建设了老年康养、社区助餐、儿童游憩、青年夜校等 2024-11-28
忒色 这些丰富多样的旅游形式,不仅让游客深刻领略了柿子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11-28
忒色 “绒布包裹着的扶手,摸着暖和又舒适……”赵女士是西纺集团职工,经常乘坐169路公交车往返于纺织城和纺织工业园,对她来说,坐上路华驾驶的公交车,是她在寒冷冬日里的小温暖 2024-11-28
忒色 邻里集市花样多11月26日,“邻里集市花样多 ‘妙’享幸福零距离”活动在碑林区白庙小区广场举行 2024-11-28
忒色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西安商贸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卓越营销能力,更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推动行业整体营销水平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商贸领域的创新营销活力,展现商贸领域营销方式的无限可能 2024-11-22
忒色 两年多前,年过七旬的意大利徒步旅行家维娜·卡玛洛塔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开始了重走古丝绸之路的旅程 2024-11-20
忒色 西安儿艺原创儿童剧《陕北娃》走进校园 演出活动现场 11月19日,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走进长安区杜曲中心小学 2024-11-20
忒色 2024-11-11
忒色 嬉戏的大熊猫 朱鹮在池塘中觅食 金丝猴看着游客的镜头主动“卖萌” 呆萌的棕色大熊猫“七仔”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里美景如画 今年国庆期间,经过升级改造后的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重新开园,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