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好网民 代言大西安 教师节网络公益采风”活动启动现场
是好老师也是好网民!9月27日,由100位来自西安市各区县一线教师组成的公益团队,围绕西安市“三中心”工程项目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教育文化场馆等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参观。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现场,教师们特意用百人队伍摆出“71”字样列队,现场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祝伟大祖国生日快乐。
在开幕式现场教师合影
百位西安一线教师组成公益采风团
十四运场馆外高歌为祖国庆生
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为体现“建设教育强市,人人都是主力军”,由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华商网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广泛开展了“教师好网民 代言大西安”教师节网络公益采风活动,全市一线教师以“咱学校的新变化”为主题积极开展线上网络创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征集优秀作品百余件,涵盖网络视频、音乐、短文、沙画、书画等多种形式,在展现西安基层教师才华与风采的同时,呈现西安校园变化提升新气象。
9月27日,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华商网、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曲江新区管委会、陕西师范大学等部门,邀请100位积极从事网络作品创作传播的中小学教师组成采风团,实地考察参观了西安市奥体中心、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丝路国际会议中心建设现场,以及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陕西师大教育博物馆等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
从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到西安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从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到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再至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这场采风行从华商传媒集团总部正式启动后,就让老师们充满了期待,每到一处都让老师们为大西安发展变化感到惊叹。
在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外,教师们特意以百人队伍摆出“71”字样,用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嘹亮歌声和无数面五星红旗,共同祝伟大祖国生日快乐。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老师们眼中西安有了哪些变化?
百人百言说不尽
一整天的采风行,所到之处都代表着西安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最新成就。这些成就和老师印象中的西安有哪些变化,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崔瑞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安女娃,从求学到工作没有离开过西安。这次,她是以西安市曲江第十二小学教师的名义参加了这次活动。“从教十多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西安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在启动仪式上,崔瑞雪作为教师代表讲起了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
曲江第十二小学原名为余王扁小学,在八、九年前,那还是一所地处偏僻、道路不通的农村小学。在西安市教育局及雁塔区教育局的整体规划下,学校于2012年9月进行拆迁,2016年还建完成。短短的几年时间,崔瑞雪目睹着学校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在她刚踏入教育事业大门时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就像曲江十二小一样,随着西安基础教育三年行动的推进,近几年西安新建、提升、改造了大批学校,参加此次活动的西安西光中学关宏才老师也看在眼里。在关宏才看来,西安教育还有一样改变更值得称赞,那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学校最宝贵的资产,一个区域出现一所有先进教育理念、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校,就意味这个区域很快能吸引、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人才。” 在参观完西安铁一中陆港分校以后, 关宏才一再发出感叹:西安最近几年推出的“名校+”、“一长多校”也正在验证这一观点,相信未来西安会有更多的优秀校长办出更多的优质学校。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相比于崔瑞雪和关宏才老师对教育变化的感受,长安区新关小学刘海霞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更为深刻。她没想到,“象牙塔”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精彩。
59岁的刘海霞是本次活动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老师,虽已退休4年,但作为高级教师的她却仍选择坚守在教学岗位上。“60岁正式退休,退休后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刘海霞说起这些,有些伤感。
以前,作为乡村教师,刘海霞觉得全运会主场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这些伟大成就距离自己很遥远,更没想过会能近距离走近它们。而这一整天的探访,让她认识了这些新成就给西安发展带来的加速度。
刘海霞从教36年,其中前20年都扎根在秦岭深山里,学校距离最近的公交站有60里地,有好多年学校只有3个年级、8个学生和刘海霞一个老师。刘海霞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彩虹老师”,她说,相比于如今时代发展的变化,特别是教育事业的优化提升,她现在的生活就像是雨后彩虹,她要将她在活动里参观的所有新事物都带回自己的课堂,给孩子们新希望。
“我是人民教师,我为大西安代言”!这句口号,100位教师每到一处都会喊起,但每位老师眼中的变化与感受却不尽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好老师也是传递正能量的好网民。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第一站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老师们参观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
老师们参观西安铁一中陆港中学
老师们在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
老师们在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
最后一站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最后一站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最后一站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最后一站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最后一站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