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系统体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师生的思想,凝聚师生的精神和意志,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品格,激发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滨州职业学院引入CIS系统,融入职业教育理念和学院办学特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体形象策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象品牌。
以校训“责任”为核心理念,统领精神文化体系建设
在多年来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学院积极开展整体形象策划,凝炼形成了校训“责任”和“知行垂范”的教风、“博知敏行”的学风、“崇德尚能”的校风;坚持“唱念做打”工作思路,确定了“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着眼发展,优化服务,明晰责权,注重绩效”的管理理念和“知行并重,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坚定了“服务区域经济,贴近产业发展,培养雁型人才,助推社会进步”的办学定位。
在“责任”理念的统领下,学院的精神文化体系逐步形成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实施的校园文化评估和德育评估,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顺利通过双评的职业院校;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首届全国大中小学校歌校训校徽展评活动中,学院校训“责任”荣获一等奖;《高扬“文化兴院”旗帜,搭建“文化育人”平台,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提升校园文化体系水平
红色是日出的颜色,代表着光明与温暖;红色是中国的颜色,象征着革命与胜利。滨州是渤海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有20万人参军参战,18万民工随军支前,5.5万烈士英勇捐躯,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壮丽史诗,铸造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为传承老渤海精神,学院月滨州市政协合作建设滨州政协文史馆,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期间都会轮流参观。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滨州历史,感悟黄河文化,继承老渤海精神,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灵魂,用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汇聚能量,自觉做红色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2020年以传承老渤海精神为主题的微视频获全国职业院校 " 传承的力量 " 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主线,推进校园环境文化体系建设
“兵圣”孙武出生于滨州,一代名相范仲淹少年时期曾在滨州学习成长。他们一武一文,一将一相,为滨州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事业的主要创始者之一,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开拓之功。学院以展示传承孙武、范仲淹、陶行知艺术形象和优秀思想为主线,对校园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布局,以办学理念为主题,对院内道路进行统一命名,着力凸显“崇德尚能”的精神文化理念,营造以景化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了“一轴二山三区四湖六场九园”的校园环境建设格局。
以企业文化展馆为载体,把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
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中融合、传授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素养。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把工匠精神、企业文化溶入职业教育的基因和血液,打造职业教育文化品格,让灰领和工装成为校园中最靓丽的风景。与山东海瓷集团校企合作共建的海瓷艺术展馆、与瑞鑫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地毯文化展馆、与向尚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及魏桥嘉嘉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服装设计展馆。
邀请企业优秀员工担任实习实训学生兼职辅导员,参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宣讲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更快融入职场,适应岗位。开展“我与劳模面对面”等活动,先后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振超、郭丰梁、李振平、许红梅等来学院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业大讲堂”,组织企业经营实战模拟沙盘训练、创业培训报告会、大学生创业培训班等,培育学生“双创”意识,激发学生“双创”热情。
以“鲁彬之”品牌为辐射,扩大校园文化社会影响力
2018年9月,滨州职业学院面向全院师生开设了“鲁彬之”学术讲堂和“鲁彬之”文化沙龙,分别在每学期的单周和双周举办,主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现已成为学院活跃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气息,开阔学生视野,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德入脑入心的重要平台。截止目前,“鲁彬之”学术讲堂开讲33次,“鲁彬之”文化沙龙组织举办31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文化传播效果。2019年5月,“鲁彬之”学术讲堂升级为“滨州文化大讲堂”,由滨州职业学院与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滨州市文化馆、滨州市图书馆、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办,面向滨州市民开放。目前,“滨州文化大讲堂”已成为滨州文化建设的知名品牌。2019年《“鲁彬之”学术讲堂和文化沙龙》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奋进新时代 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入围成果奖。
今日之滨职校园,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职教特色鲜明,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心灵花海”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百佳社团纳新”已成为同学们风采展示的盛宴,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报考滨职,2020年42个招生专业全部全额录满,实际报到率达95.07%。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