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沈超、蔺琛皓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面向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检测的可解释性病灶学习与生成》(Explainable Lesion Learning and Gener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Detection)发表于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 2020/CCF-A类会议)的计算疾病学专题研讨会(Disease Computational Modeling Workshop),并从参会的国内外论文中脱颖而出,唯一入选“最佳论文奖”。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蔺琛皓,通讯作者为沈超,共同作者为朱炯历、胡鹏伟、王骞。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病)是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外糖网病识别技术已可为护理医师提供临床决策的工具,糖网病识别的算法也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辅助诊疗效果,因此,探索一种适应于国内可以大规模、高精度自动诊断的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该成果采用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分析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的可解释性研究,针对糖网病的自动诊断及诊断结果具有可解释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解释性病灶学习及生成的医疗影像病症检测方法。蔺琛皓教授表示,团队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围绕人工智能算法可解释性及智能医疗影像识别问题,基于糖网病检测的应用场景,通过设计的带有门机制的多层感知算法,充分利用可解释性的影像结果,成功分离出置信病灶。
近几年,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医疗影像识别及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获得的诊断结果不具备可解释性的问题无法取得医生及患者的信任。而该团队采用设计的自适应变换融合算法,将提取得到的一系列病灶经过随机的、可适应性的变换,融合入随机选取的作为“背景”的无病灶眼底图像,基于此迭代式地生成一系列新的模拟病理图像,并将生成的样本加入糖网病识别模型的训练。通过不断迭代完成交替的生成与训练步骤,使得模型学习到更准确的病灶特征,从而能够提取更可信的病灶特征。
此外,该方法还能提升糖网病识别模型的精确度,可在大规模眼底影像中快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知晓病变程度,从而更有利于诊疗方案的实施,尽最大可能防止因病致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该方法还将拓展应用于其他医疗影像的病灶识别,如新冠肺炎影像识别、癌症影像识别等。研究团队目前已搜集整理现有的新冠肺炎影像数据集,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Petuum开源的COVID-CT 数据集及蒙特利尔大学发布的CT 扫描和胸部 X 射线covid数据集,并采用团队提出的算法在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
编辑:胡晋云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
忒色 高原藏医服务升级 久治县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看病远、就医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群众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