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西安欧亚学院数字出版专业2021年“花YOUNG非遗”主题专业实践活动第一期“初识非遗”在学校教学南工坊西翼大厅举办。活动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胡新民与“乐知传承”项目创始人雷婵睿分别作为两场讲座主讲嘉宾,同时配合“乐知扎染——非遗课程体验”和“非遗里的文创奥秘——泥塑体验”两个工作坊,让同学们有机会近距离聆听非遗传承人与创新实践者的丰富经验、亲身感受“非遗”技艺,体验“非遗”经久不衰的魅力。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凤翔泥塑第六代薪火传承人,胡新民从凤翔泥塑产生背景、历史的孕育与造就、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交融、凤翔泥塑的神韵与凤翔泥塑的未来五个方面为同学们解读了凤翔泥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前景。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和积淀、饱含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西部民族传统文化纯朴的审美品格与特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胡新民指出凤翔泥塑与历史上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等方面的图腾文化非常接近,以花鸟鱼虫、祥鸟瑞兽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其造型风格和寓意取向等方面反映出图腾时代传承于今的民间文化特点。
在造型上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其造型主要包括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造型稚拙夸张,色彩鲜艳,在饱满的体积中孕育和积蓄着勃勃生机,深受人们喜爱。讲座最后,胡新民现场创作了他自创的泥塑画,为同学们亲身示范非遗之美,将现场活动气氛推向高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慢慢接触凤翔泥塑,在春晚的舞台上我们也能看到泥塑的身影,胡新明告诉大家,只有将泥塑与年轻人的审美结合起来更好的去发展这门工艺,才能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的更远。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乐知传承”项目创始人雷婵睿根据自身经历讲述了她与“非遗”之间种种曲折而又精彩的故事,将现场师生带进了她的“非遗+steam课程“。为保护“非遗”,雷婵睿的团队去文博会调研,拜访非遗传承人,尝试着做文创,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他们最终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非遗+steam课程开发思路,依托STEAM+PBL教育理念,将本土的非遗文化设计steam课程,之后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最终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儿童的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
以视频课加教材包形式走入市场,为城市艺术类机构以及中小学学生提供以“非遗”主题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
讲座之后,两场备受学生们期待的工作坊热火开启。非遗里的文创奥秘——泥塑工作坊由来自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常安琪指导。常安琪通过凤翔泥塑的概述、艺术特征以及凤翔泥塑的制作过程,以及相关的文创案例,让大家了解如何提取非遗元素进行文创设计。
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泥塑白胚、未上色挂片脸谱以及半成品泥玩具进行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白胚捏出了很多惟妙惟肖的造型,比如小动物的、卡通人物、表情包,还利用手中的颜料给挂片脸谱以及半成品泥玩具上色,每个人的作品都生动有趣。
扎染工作坊由同样来自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乐知传承”项目创始人周韵进行指导。扎染工作坊提供材料包特别丰富,包含白布、T恤、帆布包、扇子、画布框以及流苏饰品等小配饰。
大家听着周韵同学分享讲解扎染的原理和步骤都非常兴奋,迫不及待要动手尝试,但是刚开始就问题百出,水的颜色怎么不对啊?说好的渐变效果呢怎么全蓝了?颜色调好后快速的染色又让大家慌了手脚,捆绑的预期和最终呈现的效果相去甚远。扎染最重要的就是颜料的配比和捆绑的方式,因为不同的颜料和捆绑方式决定了扎染最终呈现的颜色和花纹样式。
经过几次尝试,大家慢慢掌握了扎染技能,各组同学开始脑洞大开,疯狂投入创作,立体画、扇子、围巾,衣服,帆布包,冲洗出一件又一件形式各样的作品。同学们妙趣横生的创意和想法为扎染注入了无限的可能性,最后各个小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通过一场走秀,为扎染工作坊画上完美句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非遗”正以另一种方式焕发生机。近几年随着国潮热兴起,越来越多年轻人用“非遗+科技”的形式向世界展现“非遗”的多彩之美,也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对“非遗”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花Young非遗”的项目旨在让学生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并结合专业知识,用数字化的形式将“非遗”转化为可看、可听、可用的公共数字化产品,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代。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