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传统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及用人标准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知识型培养模式已无法充分满足行业需求。为了回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需求,2024年7月,西安欧亚学院正式提出“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范式。
2024年9月至11月,教务处组织开展全校“专业大练兵”活动,36位本科专业负责人围绕“雇主导向、学生中心”主题,展现了他们对“雇主导向、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下人才培养路径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本科专场”结束后特别策划的“通专融合”实践研讨工作坊,从历史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交流与协同融合。
为了进一步探索欧亚各学科领域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教育独特范式与务实路径,以及“通专融合”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科交叉创新以及构建可持续育人模式方面的潜力,通过对金融学、智能建造、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及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是我深度访谈,以期深入探讨各专业在新理念引领下的教育实践与创新成果,与大家共享它们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独特视角与经验,为该校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扎实基础,也为未来人才培养路径规划提供宝贵实践案例。
金融学专业以往主要服务于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职业需求,一直因高就业率与良好的薪资水平而广受学生青睐。然而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调整和金融市场的逐渐饱和,金融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
专业负责人周德慧坦言,原有的专业定位使得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单一,难以应对目前的经济环境变化。随着市场对跨界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金融学专业亟需“两条腿”走路——既要保持传统金融行业的就业优势,又要在新兴领域中寻找突破口,以确保专业的长远生命力。
教师团队如何应对这种专业定位改变带来的“落差”?周德慧提到了全员研讨与市场广泛调研给团队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去年暑假期间,周德慧与专业团队先后开展了4轮深入的市场调研,尝试摸索“以金融作为工具”的专业新定位。在调研市场与访谈专家过程中,专业团队一边不断感受着金融行业的剧烈变化,一边看到了消费金融行业雇主企业的旺盛需求,针对“专业转型必要性”的分歧越来越小,直至弥合。
金融学专业团队赴东风裕隆调研
金融学专业团队赴中国人寿调研
最终,专业团队决定将服务领域聚焦投资与理财和产业金融服务两个方向,一方面维持在传统金融行业中继续稳固发展,另一方面尝试将金融作为一种通用工具,赋能非金融行业,力求为这一老牌专业开拓全新的发展空间。
基于调研结果,专业团队与雇主企业及高校专家共同制定了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金融学专业人才的能力模型。围绕这些目标,雇主企业全程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确保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切实匹配雇主需求。通过实践项目、方向包及“俱乐部+”等形式,专业设计了雇主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大一入学到大四就业,通过由浅入深、分方向的实践项目,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满足核心雇主的岗位需求,聚焦雇主核心需求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之后,“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理念落实路径也有了新的方向。落实雇主导向,教学各个环节都必须始终围绕雇主需求展开,紧密结合行业要求和雇主反馈,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反映出对雇主需求的深度分析与精准满足。
“欧亚-九色行研”项目成果集
周德慧说,无论是十年前的互联网金融特色班,还是至今持续6年的“欧亚-九色行研”项目,都成功通过定制化培养为学生的高端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订单班的设立,不仅反映了专业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专业对培养符合实际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承诺,行至今日,这份承诺仍在延续……
周德慧强调,专业的转型既是出于生存压力,也是一次迎接挑战的机会,同时也要求团队每个人在思想观念上做出更深层次的改变与努力。跳出舒适区的金融学专业,不仅需要新的课程设计和能力结构,还对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老师们打破固有思维,愿意迈出转型第一步时,其实转型才刚刚开始。谈及专业未来发展,周德慧信心满满,她说,“虽然我们正处于康波萧条末段,但不必悲观,金融学专业建设,正是蓄能好时机……”
随着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基建项目减少,智能建造作为新工科的新兴专业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各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路径设计上各具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智能建造专业负责人杨光在谈及专业定位时明确表示,随着建筑工程行业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市场发展放缓成为必然,差异化竞争成为新兴专业应对市场的创新策略和唯一出路。这不仅是对未来建筑领域的深刻回应,也是高校间人才培养的精彩竞逐。
人居环境学院教学楼
杨光无比庆幸智能建造专业身在欧亚这样一所锐意进取、勇于革新的组织当中,尤其在软硬件投入和制度保障方面,无论是校级层面和学院层面,都给予了专业充足的资源支持与创新空间,这也成为团队改革和转型的底气。
经过市场调研、雇主企业访谈和专家论证,智能建造专业定位调整为“建筑医生”方向,即全面检测与评估建筑物,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智能监控与维护,涵盖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和工程检测监测等。这一定位是专业对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
智能建造专业采用“2+1+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并与多家雇主企业建立合作。学生在前三学年夯实基础理论,磨练核心技能,为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四学年,学生将进入企业深入学习,与行业接轨,体验真实职场的节奏与挑战。
这一培养路径不仅让学生从校园走向实践,从知识走向应用,为未来职业生涯积蓄力量;也实现了学生自我个性化发展和行业新技术资源的有效结合。杨光期待毕业生不仅能掌握数字建筑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毕业五年后能在数字化设计与智能施工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潜力,成为行业佼佼者。
智能建造专业学生参与BIM深化项目实践
另外,智能建造专业还落实“学生中心”理念,设计了覆盖全教学周期的实践项目和工作室实践,并为每位学生配置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导师”。全程导师制从学生入校起便护航他们成长,导师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指导企业项目,并亲自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在项目打磨中,学生不仅能锻炼技能,还能切身体会行业脉动,为未来职业生涯积蓄能量。
智能建造专业老师杨光(右一)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全程导师培养模式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专业引领”的转变,赋予了教育更多的温度和深度。通过全程陪伴与个性化指导,学生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成为知识的掌握者,更是行业需求的理解者和问题的解决者。差异化竞争下的学生成长路径设计,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智能建造专业带来了新的就业增长点。
教师四年的陪伴和指导,不仅是专业对学生的教育承诺,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切责任。在这四年里,教师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和实战项目的带领,帮助学生在职业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优势,激发他们的潜力。这份陪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让学生在不断成长中实现自我,真正为走向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与其他专业相比,传媒教育的核心区别在于其对实时性和互动性的强调,传媒行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高度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和公众需求。此外,传媒教育还特别强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文化与思想的引领者。
结合“雇主导向,学生中心”理念,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特别重视教师这一关键内核元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负责人罗丽霞指出,因为教师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有效传递与深度理解的首要责任人。专业与雇主企业深度合作,聘请雇主企业讲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合作开展课程教学与实践项目的设计工作,实现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双赢”。
行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参与专业教学
专业邀请雇主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某项特定的关键能力。如在专业实践环节,雇主提供真实创作命题或者真实竞赛项目,与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在内容创作类课程中,雇主参与授课,分享行业最佳实践和案例,帮助学生提升文案撰写、视频制作和多媒体编辑技能;在数据驱动类课程中,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评估市场趋势和受众反馈,从而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在媒体运营类课程中,雇主通过分享其品牌推广和用户互动经验,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社交媒体策略和技巧……这种与雇主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了课程质量,提升了学生能力,也使教师团队在合作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与进步。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生赴其实九思现场教学
文化传媒学院与其实九思开展的
“翻面长安·西安城市影像节”项目教学成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对标产业链人才需求,进行了大学四年教学体系设计,含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从雇主参与角度,分阶段设计了雇主参与内容和方式,可以协同的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和实施路径;从学生角度,简化课程学习地图,让学生对四年课程学习安排有清晰的认知。
罗丽霞期望在跨专业融合、国际化、新职业瞄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不断探索,赋能人才培养,达成“雇主导向、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落地。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一个敏锐适应社会精细化需求、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的典型行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培养出具备应对多样化需求和快速适应能力的人才?鉴于此,如何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首个重要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负责人吕瑞带领教师团队对近三年毕业生去向做了复盘,并在此基础上作了雇主分层画像,围绕他们对人才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建立了人才培养能力模型。
为解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宽而不精”的问题,吕瑞和老师们创新性地推出了“1+N”培养计划。“‘1’代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模块,‘N’则指多个核心竞争力领域,”吕瑞解释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还积极鼓励他们发展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易点天下”定制班培训
在“N”个核心竞争力培养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细分领域的顶尖企业合作,开展定制班和训练营等联合培养项目,专注于培养学生在人才识别与甄选、人才培养与开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能力。
在分析核心雇主需求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计了伴随式多维项目体系,从情景项目到案例项目,再到真实项目,逐步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涵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模拟到真实的全过程。
学生们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获得实际经验,深入了解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不同领域和职业路径,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与行业顶尖企业的合作实践机会,也使大家能够了解客户的精细化需求,并在项目实施中学会如何灵活应对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下简称“通专融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邢江姹表示,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不可替代,因为它承载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基因,超越了技能和知识层面,强调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塑造和情感教育,这些特质将贯穿学生终身发展。因此,真正的“通专融合”需要持续的交织与互相影响,而非简单的阶段性过渡。
结合欧亚目前实际情况,邢江姹首先强调,要实现通专有效融合,亟需解决的问题便是统一话语体系,重塑“通识”与“专业”的协同价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虽然看似分离,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密不可分。各方应达成共识,建立统一语言和目标,以避免概念上的分歧和实践中的误解,并通过强化自然融合,进一步定义并实施通专融合的教育目标。
具体到落地层面,她提到,借鉴一些现有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小融合、中融合和大融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和跨学科协作,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小融合”是指在单门课程中主动融入通识教育的核心能力,并将这些能力明确纳入课程目标,通过特定的考核方式加以评估和体现。所谓“中融合”,则是通过跨学科主题开展实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学生发展部门需协同工作,形成自然衔接。通过“配合拳”式的设计,课程内容与活动可以在不同阶段实现有效衔接,从而为学生提供持续的能力培养。
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2024年新生体验营
谈到具体融合路径时,邢江姹说,通识教育可以通过为专业课程提供设计支持,或通过非课程形式提升学生的通识能力,实践活动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尝试和补充。通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专业课程则更加注重成果,因此,在融合过程中,必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随着学校资源的逐步丰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条件,这一融合将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也将在跨学科合作、实践项目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创造更多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邢江姹对此充满期待。
通过此次“专业大练兵”活动,专业负责人普遍感受到在“雇主导向、学生中心”教育理念下,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实践体系再思考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各专业团队对教育理念达成了更加深刻的共识,激发出了更多创新思维和实践动力。除了检视自身外,通过跨专业交流和相互学习,各专业团队不仅提出了资源需求和跨平台合作的可能性,还为全校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持续积累中逐步实现的。落实“雇主导向、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每位教师的投入与努力。此次“大练兵”只是西安欧亚学院教育改革的起点,范式确立后,学校的探索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