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形成持久合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时间:2025-02-19 15:24:22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个维度”形成持久合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聘任了69名企业家校友担任职业发展导师,开展“校友大讲堂”“校友话职场”“高管进课堂”系列活动40余场,构建“学业—职业—事业”成长闭环,让校友成为学生的职场引路人,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架桥铺路”

近年来,西安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系统思维构建“西理工模式”,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校友联动、校地协同、生涯教育“四个维度”形成发展合力,全方位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强化组织保障,提升就业“向心力”

学校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形成三级联动长效机制。一是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及时传达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研判就业形势,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二是压实学院主体责任,形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毕业班辅导员具体落实,院系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班级导师等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制定《西安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划拨专项奖励经费,对就业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激励,充分激发全员促就业热情。

发挥校友资源,注入就业“牵引力”

学校创新构建“校友反哺—校企共生”发展生态,发挥校友与校友企业力量,努力推动校友企业发展和学校人才输送有效结合,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校友助力就业体系,形成了校企联动、资源共享、精准服务的特色模式。一是建立常态化校友走访机制。近两年,校领导带队走访深圳、成都、南京、重庆等30多地校友会,促成40多家校友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二是实施“校友导师计划”。聘任了69名企业家校友担任职业发展导师,开展“校友大讲堂”“校友话职场”“高管进课堂”系列活动40余场,构建“学业—职业—事业”成长闭环,让校友成为学生的职场引路人,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架桥铺路”。三是打造校企联合实践基地。近三年与校友企业签订了20多份就业育人实践基地协议,年均提供实习岗位500个、就业岗位100个,形成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模式。

深化校政企合作,加大就业“供给力”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辐射全国、服务行业”的定位,围绕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的思路,构建“4+X”多元化就业市场体系。一是打造标准化招聘矩阵,实现了“月月有招聘,周周有宣讲,天天有岗位”。举办“专场宣讲+主题招聘周+大型双选会+网络招聘会”等4类品牌活动,增设了“三峡班”等定制化人才输送、产学研项目对接等X项特色服务。年均举办招聘会400余场,邀请用人单位4000余家,提供岗位超10万个。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与苏州、南京、上海等30余地共建招才引智工作站,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会和专场招聘会,精准化输送产业人才。学校与吴江经济开发区持续20年的深入合作,打通了“产学研用”链条,在人才培养、就业育人、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西理工—吴江模式”。三是开展数字化就业服务。搭建云端简历超市、AI面试间等智慧就业平台,建设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就业服务矩阵,实现岗位精准推送、线上签约“一站式”服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连续三年超过95%。

强化生涯教育,注重就业“引领力”

学校构建“四阶递进、三课融通”的生涯教育体系,打造全周期就业育人品牌。一是实施“四年贯通计划”,出台了《西安理工大学本科就业教育工作实施意见》,从大一职业启蒙到大四求职实战,开展“生涯嘉年华”“职场能力实训营”“就业体验周”“青年企业行”“考公训练营”“学职转换训练营”等活动120余场,覆盖学生1.2万人次。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结合第二、第三课堂,开发“理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测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三是创新指导模式,获批陕西省首批特色生涯工作室,试点建设3个校级特色生涯咨询室,组建“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多元团队,开展“一对一”生涯咨询2000余人次。举办"宏志助航"等专项培训,实现就业困难群体全覆盖,帮扶有就业意愿的“四类重点群体”实现100%就业。四是构建评价反馈机制,跟踪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每年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学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编辑:孙洁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