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谋划好“十五五”教育目标,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和教育改革热点,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开展深化“五育融合”、开学季教育教学观察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科学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数字赋能提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体育与健康等六大主题,涵盖新城、碑林、莲湖等11个区县、开发区,各类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34所,教育教学观察240节,奋力服务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19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全体教研员来到西安经开第八小学、西安市第三中学、西安高新第一中学、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工大幼儿园、西安市启智学校等六所学校,开展了以“数字赋能提质”为主题的开学季教育教学观察活动。西安市高新区教育系统党委副书记、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杨东,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和巧云,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尹钰、副校长王利军,西安经济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干部樊向阳等领导和相关区县教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学校数字赋能提质工作特色
西安经开第八小学以“深化五育融合、聚焦数字赋能”为抓手,构建了一体化数字教育新生态,形成了“备课—授课—教研—评价”全流程闭环,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利用寒暑假期间学科组协同备课,汇聚集体智慧构建校本资源库,并借助AI工具对新课标和学情进行智能分析、精准匹配素材,实现备课效率提升30%。在教研方面,学校构建了单周小教研、双周大教研及每日随机教研相结合的分层体系,通过AI实时分析课堂数据,助力教师从经验型向实证型转变,激发了教学策略创新与能力提升。
西安市第三中学作为陕西省STEAM教育领航校、西安市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首批“西安市智慧校园”,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模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充分利用各级优质资源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数据,创新校本研修形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深度挖掘应用智慧课堂数据,捕捉教与学的行为数据及学科课堂数据分析应用,即时反馈,助力精准教学,同时还借助“智课”系统在线开展教研活动。面对新高考,三中充分利用“智能选课平台”和电子班牌,实现选课、排课、管理等活动智能化,切实保障了选课走班的有序推进。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以AI赋能课堂教育教学,为数字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早在2021年3月,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便构建起“西安高新一中云校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借助教学、教研、德育、评价、管理“五个一体化”模式,辐射陕西、云南、内蒙古、西藏等56所县域中学,搭建起跨区域教育协作的桥梁。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借助5G与AI技术实时直播授课,骨干教师的课程以1∶1真人比例双屏沉浸式同步至远端班级。智能分析学生课堂表现,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下,AI辅助远端教师更好地协助教学,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快速记录学生疑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批改作业,与高新一中名师紧密配合,提升教学效果。借助AI实现户外直播互动课堂场景智能切换与多机位自动跟踪。学生们在“行走中的课堂”里,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遗迹、自然科学现象等。
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将数字化引领贯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数字资源,如动画、视频、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场景等,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强化技能培养,促进创新实践。学校先后建设了养老照护VR实训室、车身修复与涂装VR实训室、汽车营销模拟实训室、制冷VR实训室、幼儿保育虚拟实训室等,实现了实践教学虚拟化,虚拟仿真实训常态化。虚拟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推广与运用,避免了实际操作中的安全风险与高昂成本,且能记录操作数据进行分析优化,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学校教师团队在教学中,通过数字赋能重构教学、学习、评价全流程,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个体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彰显出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巨大潜力与价值。
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始建于1957年,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9600㎡,建筑面积9986㎡,在园幼儿921名,教职工 143人,是陕西省示范幼儿园、西安市一级幼儿园。幼儿园文化底蕴深厚,管理科学规范,环境温馨适宜,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著,保教质量一流。教师队伍中有省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73人次,副高级以上职称23人;近年来完成省市区课题95项;先后荣获"陕西省巾帼文明示范岗""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幼儿园""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国家、省、市、区级荣誉百余项: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6项;2018年和2022年连续两届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西安市启智学校积极探索如何利用AI、VR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培智学校教育教学效能,为特殊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学校建立多个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功能训练系统和部室:VR虚拟情景训练系统、体感感觉统合训练系统、沉浸式社交情境模拟系统,倡导和践行将数字技术融入个别化教育计划,构建“评估——教学——康复”一体化平台。教师尝试通过AI学情分析系统,动态追踪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满足和促进了多障碍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课中运用希沃平台匹配情景教学和互动游戏增强学生兴趣,课后教师依托平台生成学习报告,自动匹配巩固练习,如语音答题游戏、生活场景模拟等任务。为提升本校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将积极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持续探索数字赋能培智教育教学发展新路径。
数字赋能提质主题观察
经开八小老师李叶显执教的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2)》一课。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在激活学生对《古人计数(1)》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数位、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如找数的排列规律、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的基础上,李老师使用数字化计数器,动态呈现拨珠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数位和计数概念,如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清晰呈现个位、十位上珠子数量与数值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李老师能比较娴熟地运用数字化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
西安市第三中学老师黎圆执教的八年级生物学《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堂,以未来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情境,引导学生以疾控专家身份参与事件处理,系统建构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核心概念,并深入理解传染病预防措施。课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深度整合,构建了“理论——模拟——实践”三维一体的智慧教学模式。在模拟实践环节,学生以疾控专家身份参与虚拟疫情情境下的决策推演,系统即时反馈防控策略的有效性,强化应急决策能力的训练。此外,课程设计结合DeepSeek和小程序还原疫区场景,增强了案例研讨的沉浸感和临场感。
高新一中老师高阿超以“人为什么要读小说”这一问题作为切入,巧妙地将AI技术融入课堂,通过与DeepSeek的深度交流,逐步研讨分析“人与小说关系”的几层逻辑,不断将学生们的思维推向高点。这节课通过“人为何要读小说”“我们如何读小说”“我们读小说的什么”三个环节渐进展开,高阿超带领学生体悟小说世界的美好,并明确对于小说阅读甚至文学类文本阅读而言,“体验大于结论,感受重于概念”。只有真正体验到了,才算拥有爱;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才算读懂了文学。高阿超用作家斯托克顿的作品引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差异,在查阅得知DeepSeek的观点后,引领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小说的感性与理性,在高度理性化思维的今天,人不能反被AI异化,要学会宽容、温柔地面对这个世界,保持美好善良底色,这才是文学作品最光辉的地方。
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老师王雅的《AI赋能 徽启新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CORElDRAW》专业课,聚焦人工智能提升专业课教学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使用AI软件,生成评价标准,进而优化班徽设计效果。本节课通过把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运用AI工具提供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优化班徽设计思路,快速完善设计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思政元素巧妙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AI技术,AI 缺乏真正的情感和创造力,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情感共鸣或艺术创作。同时,通过班徽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西工大幼儿园青年教师连鹏飞在《只此青绿》国画活动中,AI技术与国画艺术碰撞出火花。通过课件展示、投屏直播等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并创作国画经典作品,借助AI技术赋予画作别样生命力,孩子们在挥毫泼墨间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拓宽了艺术教育的边界。
西安市启智学校老师察达芳执教一节数字赋能主题课程《植物王国大闯关》,将培智学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学习》与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内容创新融合,依托VR闯关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小组合作中体验数字技术,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将机器学习类比人脑思维的过程,用流程图拆解AI识物的原理和步骤,适配学生工作记忆短、执行功能弱的特点,使数字技术有效支持了障碍学生的学习。
之后,教研员分赴各学科课堂进行数字赋能提质的具体观察和教学研讨。
在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指出,教育系统要深刻领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坚守政治属性,把服务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数字化的出发点;践行人民属性,把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立足点;把握战略属性,把赋能教育变革作为教育数字化的突破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总结分析,坚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信心和决心。怀进鹏强调,2025年将开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新三年,要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坚定不移奋力书写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西安市教科院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模式创新。持续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加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数字化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的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编辑: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