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西京学院举行表彰大会,为6796名学生发放奖学金880余万元,表彰过去一年在学业、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西京学子。大会以“价值引领担使命,优势成长向未来”为主题,深入诠释了西京学院“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展示了学校在内涵建设、育人成效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西京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校精心构建了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1452”资助工作模式,通过实施专项计划,着力提升资助育人成效,促进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育人循环。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西京学院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并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过去一年,西京学子在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及学业学科竞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德育实践中,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项目,挥洒汗水,同时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传递爱心。在体育赛场上,他们奋力拼搏,包揽了陕西省跆拳道及轮滑锦标赛的冠军。在美育创作领域,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在全国心理情景剧大赛中获奖,学生作品也入选了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在劳动实践中,他们锤炼技能,不仅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还代表陕西出征全国行业技能竞赛。
同时,在学业和学科竞赛方面,西京学子同样表现卓越。过去一年,共有38名本科生、22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62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38项,获奖人次达到706次。其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他们获得了国家级银奖1项及多项省级奖项;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
作为获奖学生代表,会计学院的学生吝雅萍分享了自己的青春历程,她不仅专注于专业学习,还热心投身于心理情景剧的创作与表演。她坦言,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经历,是得益于西京学院“热爱做透、准确创新”的匠心精神熏陶。她认为,卓越并非天赋使然,而是源于将原本只需“做到80分”的事情力求完美,做到100分的那份执着与坚持。
另一位获奖者,来自“瓦影秦颂”项目的学生陈文轩,带领团队在瓦当行业探索科技赋能。他们以传承瓦当文化为基础,融合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瓦当成为经济文化新载体。团队通过调研、走访、拜访非遗传承人,首创三大革新技术,成功实现了科技化高效生产。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认可,还与多家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商业经营的成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陈文轩表示,团队将坚守初心,承担社会责任,助推文化出海,让瓦当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尚磊)
编辑:闫如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