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聚焦!重庆工程职院打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范式”

时间:2025-05-21 14:31:44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聚焦!重庆工程职院打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范式”

4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重庆工程职院打造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范式” 5月21日,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秘这所连续五年稳居“重庆市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的职教标杆学校

5月21日,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探秘这所连续五年稳居“重庆市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的职教标杆学校。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斩获4金5银(金奖数全国高职第一)的背后,离不开该校首创的“三融合力、三端联动、三环贯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支撑。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AI智慧管评系统等“黑科技”,将企业产线“搬进”课堂,五年获企业注资5633万元,98%毕业生直通智能制造一线,为重庆现代制造业集群输送3000余名高技能人才。

38eb8bc8deab5e13780014a886a9e21e.png

课程思政团队共同开发“思政资源库”

5f495ddcec0d0dfaad526bddb070be50.png

教师进行日常教学

05f43e1fe5031a83ef0d5eb0bb1aa814.png

企业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4ccfec853c82beacdf96acc675551c2f.png

教师带领学生日常备赛训练

多元探索:打造实践教学新路径

2016年9月,学校联合重庆建筑工程职院、中兴通讯、赛力斯汽车等单位,依托重庆市重大教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的探索与实践》等24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成果,借鉴“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创新提出“方案共研、设施共投、教学共担、成果共享”的多元合作理念。

通过建立“分类共建、双向引才、岗位培养”等个性化实施机制,开辟“三融合力、三端联动、三环贯通”改革路径,学校构建起“需求导向—场景支撑—能力保障”深度咬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课程改革方面,学校推行“三融合力”模式,将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深度融入教学内容。校企联合绘制岗位能力图谱,开发“乌金文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开拓、务实、奋斗、奉献”的校训精神融入实践课程。学校开设25门职业素养课和55门专创融合课,对接200余项技术标准与“岗课赛证”要求,嵌入赛力斯汽车“精益智造”、中兴通讯“5G专网运维”等真实案例,开设188门“岗课赛证”融合专业实践课。通过建立实践成果学分通兑机制,支持学生通过企业项目、技能竞赛等多元场景积累能力。

近年来,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6项,2024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4金5银,金奖数位列全国高职第一。

在设施升级方面,学校打造“三端联动”的立体化教学环境。联合企业引入五轴加工中心、高性能算力服务器等设备,共建37个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实训设备与企业产线同步投建”。开发覆盖600余个项目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年服务实训超5万人次,有效解决高端设备不足难题。依托AI智慧管评系统,全过程采集实训数据,动态生成包含28项技能指标的能力图谱,实施“类上班制”个性化培养。

学校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1项,成为西部职教设施升级标杆,为学生提供了与产业无缝对接的学习平台。

在师资提升方面,学校实施“三环贯通”能力提升计划。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实践工作站,组织1000余人次教师参与一线顶岗实践,实践成果纳入职称评审。每年投入300万元支持“大师工作室”,选派骨干教师担任中小企业科技副总,与企业共建技术需求清单,年均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项以上。组建校企“虚拟教研室”,开发46个生产性实训项目、61部活页式教材,实现企业技术成果反哺教学。

通过这些举措,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9a9c8163d2052614b35ed3db40b5ee04.png

学生获技能大赛金奖现场

4ba4a6e2ecdb6c683b6c341cc617dc45.png

汽摩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

创新突破:“三维革新”重塑职教新范式

这一实践教学新体系实现了理念、路径、机制三大创新。在理念创新层面,“方案共研、设施共投、教学共担、成果共享”的多元合作理念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窠臼,构建起校企共生发展新范式,五年间吸引企业投入5633万元。

在路径创新层面,“三融合力、三端联动、三环贯通”的立体化改革模式,从课程重构、设施升级、师资锻造三个维度系统发力,实现从单一环节优化到全要素协同的改革突破。

在机制创新层面,分类共建、双向引才、岗位培养等制度创新推动校企合作从经验驱动转向制度驱动,相关机制获重庆市政府批示推广。

fbd23fe0e24702b41e631c84cc98ade4.png

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01d22afd4888061bce5f88e85962572f.png

5G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成果丰硕:开启职教发展新征程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30%以上进入赛力斯、SK海力士等规上企业,涌现出众多杰出校友,学校连续五年获评“重庆市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参与企业研发项目200余项,孵化13家科技企业,获专利201项。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构建“两主体双特色多协同”专业发展体系,建成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多个专业在全国排名领先。

在师资服务方面,学校建成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培育全国技术能手5人,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技术服务到账金额累计6065万元,成果转化效益1.53亿元。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联合构建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力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闫如钰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