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刚刚走过高考、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孩子们,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如何让每一个生命真正被看见、被成全?因为我深知在现有的教育体系里,有太多学生不曾被真正看见,有太多闪光的天赋被遮蔽、被忽视。高考一张卷、分数一把尺,远远不足以衡量一个完整的人。”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说道。
2024年6月,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学术季现场,学生和外籍教师交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学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它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并不仅仅局限在语言和逻辑这两个方面,还包括空间、运动、艺术、社交、反省和自然探索等多个维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智能优势和独特潜能。教育,理应是一场对生命的全面唤醒。
在我看来,民办学校恰恰应该承担起探索和实践的责任,要成为多元智能教育的积极践行者。西安欧亚学院这些年的努力,正是希望在这一方向上走出属于我们的一条路。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如何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滋养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在大学的几年里,充分发现、挖掘并发展自己的潜力。
比如空间智能的培养,教育不是发生在教室里的孤立行为,而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全部。我们新修建的“春山里”学生公寓,就是一个独特的智能空间。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宿舍,也不是单纯的娱乐场所或教学楼,而是一个融合了学习、交流、生活的多维度空间。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自由使用共享学习区、创意工作坊、咖啡角落和展览空间。在这里,一桌一椅、一灯一景,都在无声地激发学生对环境的感知和对未知的探索。
而在社交智能的培养上,我们在国内较早推行了“社区制”宿舍。让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生住在同一间宿舍,艺术生的灵感与金融生的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碰撞、交融。同时,我们还大力支持社团文化的发展,动漫社、说唱社、街舞社、汉服社、投资理财俱乐部等70多个社团,种类丰富,个性十足。学生们在这些团体中结识伙伴,识别自我,学会合作,磨炼领导力,走向更开阔的人际理解,不断在差异中找到共处的可能。
在艺术智能的培育中,我们不断创造机会,不断推出各类展览、剧场演出、文化节庆、开放性的文化活动等。我们希望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属于每一个愿意去靠近和感受的人。美是一种生命态度,是回归到每一个人的心灵现场,是任何人都可抵达的共鸣与共情。我们希望让美成为校园的无声名片,让艺术氛围唤醒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力和表达力。而在运动智能方面,我们同样致力于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运动体验。学校建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现代化的体育俱乐部,涵盖篮球、足球、无人机、体育舞蹈、飞盘、骑行、橄榄球、棒垒球等30余个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我们希望帮助更多学生发现运动的乐趣,让运动成为一种陪伴终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在努力营造包容与开放的校园生态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成全,不仅在于提供丰富的平台与机会,更在于培养学生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清醒与勇气。西安欧亚学院将《思考与创新》作为全校DNA必修课,即希望让反思教育不止于课堂,更走向真实的人生场景。让学生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保持清醒,在众声喧哗中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守住内心的方向。这正是多元智能理论中最为深刻的一层:不仅是让学生“成为什么”,更是让他们“成为自己”。欧亚不鼓励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洞察真实世界的需求,契合个人的天赋与特长,实现终身成长与发展。
教育的本质不是筛选,而是成全。欧亚不问“你考了多少分”,而问“你热爱什么、你擅长什么、世界需要什么、你将成为谁”。有人擅长逻辑,有人擅长绘画,有人热爱运动,有人拥有极强的同理心,这些都是真实而宝贵的天赋。我们将对学生们的“成全”落在实处,将多元智能理论和我们的应用型特色及雇主导向紧密结合。
每个生命都有不止一种可能,我们愿意为学生们多元的天赋提供肥沃土壤,让它们自由生长。在欧亚,我们正在通过校园空间的营造、社交结构的创新、社团文化的繁荣,以及各类活动的支持,去拓展教育的边界。未来,我们仍将继续探索,继续坚持,让欧亚成为一个让多元智能真正生根发芽的地方,让大学真正成为“人”的大学。
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被看见、被点亮、被成全。当他们走出校门,走向人群,我们期待的是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能以自信、从容、丰富的姿态,走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这就是我们相信的教育,这也是欧亚正在践行的未来,看见每一个学生,让每一种天赋都能在真实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编辑:朱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