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校长黄藤敬献的“天子长安”编钟庄严奏响公祭孔子大典

时间:2025-09-30 14:22:43  来源:西安外事学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外事学院校长黄藤敬献的“天子长安”编钟庄严奏响公祭孔子大典

9月28日,山东曲阜孔庙庄严肃穆,以“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为主题的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此举行。大典的开城仪式上,一套气势恢宏、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天子长安”编钟公开奏响,以其沉雄悠远的金玉之声,为这场文化盛典定下了庄严的基调,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695afefa2a2c5fb0518cc21dda8d128e.jpeg

这套由西安外事学院理事长、校长黄藤敬献的编钟,作为开篇环节编钟乐舞《金声玉振》的核心元素,引领参祭嘉宾步入深厚的文化情境。其壮观的形制与典雅的乐音相结合,以礼乐融合的表演形式,构成了仪式的首个高潮。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总导演周长征介绍,开城仪式是祭孔大典情感基调的“定音锤”,此举旨在让千年儒家文化在当下真正“活”起来,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表达。

c05752f1ee3bac9aad4370a40213f3fd.jpeg

“天子长安”编钟本身即一件非凡的重器。它由黄藤历时十年精心策划创作完成,全套由111枚钟构成,严格遵循周朝礼乐制度中“天子四面悬挂钟磬”的最高规范。编钟总长21.55米,总高2.9米,总重量达9.5吨,分四组三层悬挂。钟体铭文精选自《诗经·周颂》与《诗经·大雅》,纹饰均复刻自周朝出土文物,钟架立柱采用上古神兽“犼”的造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周朝的礼乐等级与文化精神。在制作工艺上,创造性地融合了传统失蜡浇铸法与现代3D打印技术,使其音准达到现代演奏标准,能够完成复杂曲目及多乐器合奏。2023年5月22日,该编钟以“最大规模的编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现存规模最大、音域最广的仿古青铜编钟集群。

今年四月,“天子长安”编钟已正式入藏曲阜孔庙金丝堂。因此,此次在祭孔大典上的奏响,具有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它既是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崇高致敬,也标志着这套礼乐重器终于在儒家文化的圣地找到了归宿,并焕发出崭新的时代活力。周长征导演说:“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礼乐,推崇雅乐对人心的陶冶,‘天子长安’编钟的融入,正是对先圣教诲的最好回应。”

编辑:韩佳芮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