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10月18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举办“创新创业发展论坛”。本次论坛以“融专业优势·强双创师资·提赛事实力——赋能轨道交通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汇聚行业权威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与校内师生代表,共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大计,全面推动学校双创工作提质增效。
论坛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校长曹庆年,副校长石广田,副校长王勇,副校长赵征,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潘春辉出席开幕式。副校长石广田发表讲话,理事会办公室主任兼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千红主持本次论坛。
石广田在致辞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更是学校立足轨道交通办学特色、打造人才培养品牌的关键路径。他强调,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专创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轨道英才。石广田勉励广大师生勇立时代潮头,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展现西交院人的担当与作为。
开幕式上,学校举行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表彰仪式,对在赛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项目团队及先进组织单位予以表彰,充分彰显了学校近年来在双创竞赛中的育人成果与组织成效。随后,创业导师聘任仪式举行,来自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投资机构的资深专家受聘为学校创新创业导师,标志着学校双创导师队伍专业化、多元化建设迈出坚实一步,为后续项目孵化与赛事指导注入强劲动能。
在主题分享环节,多位专家带来高站位、深洞察、重实操的精彩报告。
西安市创业创新发展协会会长董小泰从国家战略与时代变革出发,深刻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呼吁高校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价值创造”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西安耘领园区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兴顿聚焦项目创新本质,以工业案例剖析,系统解析国家级赛事评审逻辑,引导师生回归问题本源,提升项目原创性与竞争力。
西安君和志远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刚通过多维度赛事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不同赛事体系的育人导向差异,帮助师生精准把握备赛方向,实现从“参赛”到“育人”的深层跃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铭强教授、长安大学张卫钢教授分别围绕“导师赋能项目落地”与“科技竞赛指导方法”展开深度分享,结合丰富实战经验,就项目选题、团队建设、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关键环节提供系统化、可复制的指导策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为进一步增强交流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论坛特别设置平行分论坛环节。人文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与人工智能学院分论坛、土木与铁道工程学院分论坛,五个二级学院同步开展专题研讨。五位专家分赴各分会场,围绕“轨道交通+双创”融合路径、跨学科团队组建、技术成果转化、赛事材料优化等师生关切问题,开展面对面交流与精准指导。现场互动踊跃,答疑深入,切实回应基层教学与备赛需求,充分体现了论坛“以研促教、以赛促学”的办会初衷。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汇,更是一次全校层面双创生态的系统升级。通过“高位引领、典型激励、专家赋能、精准指导”的全流程设计,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夯实了基础。未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依托轨道交通学科优势,整合政校行企资源,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双创育人体系,奋力书写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编辑:朱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