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时间:2025-11-18 09:53:3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理工大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李博11月8日,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西安举行

11月8日,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西安理工大学主办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西安举行。会上,西安理工大学本科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知行学院)、人工智能交叉现代产业学院等13个新机构揭牌。这并非简单的机构调整,而是西安理工大学立足时代需求,以学科布局的系统性重构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务实实践。

“主动深化改革、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会上,西安理工大学校长刘云贺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及国家战略需求,唯有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发展需求。

数学学院的独立设置,体现了学校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生态环境与化工学院、光电科学与智能仪器学院等一批新机构的设立,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端仪器自主可控等国家需求。

“此次机构重组优化,是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智军表示,这一系列调整,旨在构建“学科—科研—人才—产业”贯通融合的发展体系,核心是把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适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放在最突出位置。

生态环境与化工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对接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新成立的光电科学与智能仪器学院聚焦高端仪器研发领域。2025年上半年,西安理工大学以25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高校第62位、在陕高校第4位、省属高校第1位。

11月8日,在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陕汽控股集团实践基地,学生在设备前专注操作,“做中学、研中创”的培养理念落地见效。

“我们整合校内外280余个实践基地资源,推行‘理论学习—工程实践—创新研发’螺旋式培养模式。”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朱记伟介绍,“我们推行‘一人一企一策’,由校企双导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

管理体制革新是激发活力的关键。新组建的本科生院尝试用AI赋能,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科学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通从项目申报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未来技术学院(知行学院)作为改革探索平台,尝试本博贯通等培养模式,为领军人才培养积累经验。

“‘三项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支持,让专利成果能够走出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教授赵跃深有感触地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光伏跟踪控制器已顺利落地,将10余项专利成果作价,在秦创原创办公司,实现了从论文到产品的转化。

随着新机构逐步运转,学科交叉融合、产教精准对接、人才活力迸发的发展局面正在西安理工大学形成。这场系统性改革,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彰显了其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记者 吕扬 通讯员 李博)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