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幽兰剧社”成员在表演中 重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西部网讯 5月14日,重庆大学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历史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弘扬相结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升上去”的文化育人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扎实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提升艺术品质
学校始终坚持“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近年来学校组织和引进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舞协、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浙江越剧团、甘肃省歌舞剧院等国家、省级艺术院团,以及重庆市京剧团、川剧团、话剧团、曲艺团、歌剧院等优秀剧目来学校演出,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学校共引进精彩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乐、京剧、话剧和民族歌舞等50余场次,5万余人次师生观看和接受熏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学校师生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影响力。

“顶尖舞者进校园”活动走入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目前,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学校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人文内涵,让学校师生接受优秀文化,丰富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平台。成为学校加强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普及,让学生在了解世界经典艺术的同时,增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认同与热爱的重要教育手段。
弘扬“重大精神”优化校风学风
围绕“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等不断提炼学校独特精神内核,让优良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凝聚发展合力,共铸“重大之魂”。推进“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建设、校史馆升级、博物馆建设、图书馆改造等“四馆工程”,系统梳理学校近90年办学历史资料,研究凝练办学精神,集中展现历代重大人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利用学生校史讲解队宣讲、校史视频播放等开展新生知校爱校教育。加强校徽、校训、校歌等文化符号的设计、运营和创新,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全媒体方式,全力构建校园文化传播新阵地。
讲好“重大故事”涵育师生品行
校园景观建设紧扣“大学与教育”主题,老校区设有历史人文景观20余项40余处,新校区建立“历史甬道”、设立办学宗旨墙和宣言墙;利用学校抗战、统战文化积淀的丰厚优势,精心打造统战文化走廊;学校近代建筑群成功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开展校园建筑及道路征名工作,让学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楼一园讲述重大校园故事。实施校园文化出版工程,出版《漫游中国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校史》《媒体眼中的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学习生活羊皮书》《中国大学日历》和《重庆大学偶记忆》等众多优秀出版物,传载重大书香故事。构建移动校史语音资源网络平台,实施校本文化挖掘计划,开展口述历史、记忆等系列追溯传承活动,采取话剧、舞蹈、微电影等艺术原创形式,再现重大历史故事。
打造“重大精品”滋养师生心灵
积极打造“三个品牌”,以精品带新品的发展模式,建立传播极具特色的重大文化、沙磁文化与重庆文化的“重大文库”;依靠学术资源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举办覆盖全校各学科的特色系列“重大讲座”;强化媒介融合与资源共享,搭建特色网络文化育人辅助平台“重大数图”。实施“三个计划”,即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创新创业引领及人文素养提升计划。“建好两个平台”,即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教育部川剧文化与传承保护基地。与重庆文学院共建“重庆作家书院”,持续开展空间打造、阅读推广、文学研讨、作家讲座、读者沙龙、新书发布等工作。打造特色舍区书屋,营造黄葛书屋、松园书屋、竹园书屋的书香氛围,打造“新时代学习共享空间”,为学生提供宿舍区里的书香空间,把书香的气息、文化的氛围延伸到学生宿舍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感受。

重大版川剧《白蛇传》在重庆大剧院公演 重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大学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坚持以实践工作坊为载体,形成川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学校“川剧美术工作坊”及舞蹈《春回满庭芳》2018年5月代表重庆市高校赴上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幽兰剧社”学生们自己排演的新编川剧《白蛇传》,在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剧院多次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获第六届重庆市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七项大奖。
《白蛇传》在重庆大剧院演出时,重庆市多位领导看完学生们三个多小时的川剧演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打造原创话剧《重庆家书》获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戏剧精品《暗恋桃花源》赴上海成功演出,获得社会好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信仰的力量”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李永毅教授的《贺拉斯诗全集:拉中对照详注本》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翻译奖。
传递“重大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结合“双一流”建设,推进重点研究基地构筑、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后备拔尖人才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建设、重点领域和方向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军民融合专项行动、高端智库建设等“八大专项计划”和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文化阵地建设等“四大文化建设”,为国家和地方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人才支持和创新动力,融入和引领城市文化发展。
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了经略研究院,通过学术会议、教学实践、刊物著作、网络文艺作品等形式,借助学术讲台和互联网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建立深空探测展览厅、物理探索科技馆、工业体验馆等素质教育和科普基地,打造科技互动体验项目,承办全国和市级科普教育活动,走进社会开展大型科普活动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由重庆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联合重庆工程学院等单位合作制作普及川剧文化的动漫作品《川剧入门》,已经制作出上百套光盘,除提供给重庆大学师生使用外,还发放到大足区米粮小学、沙坪坝区树人小学等多家中小学,普及与推广、传播与弘扬川剧文化。
开展形式丰富的中外师生文化交流项目,组建“曲风雅韵”川剧艺术团于2017年赴意大利、法国的6个城市开展巡演活动,2018年10月赴西班牙 5个城市孔子学院巡演巡讲巡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编辑:胡晋云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