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5月14日,明年9月,西南政法大学将迎来她的70岁生日。在过去近70载春秋里,从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到宝圣湖边,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从西政校园走出,他们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50年代校门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拓荒溯源:筚路蓝缕的西政法律人
“西政建立之初,师资十分有限”西政刑事侦查学院80多岁的谭宗志教授回忆到,当时学校刚搬到烈士墓旁新校址,全校只有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办公大楼三幢楼,正所谓“三幢房子办大学”,不少教职工住的还是原中美合作所的旧房子,师资、教材奇缺。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决定调西南行政委员会人事局局长兼监委副主任胡光任西南政法学院院长。胡光到任后,为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大胆重用了一批新老学者,充分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西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老教授和年轻教师可以算是初代西政法律人。提到他们,就不得不提张序九、金平和周应德三位老先生。1953年,张序九和周应德两位老先生调入西政任教。一年后,金平也被调入西政任教。
据了解,张序九老先生在主持经济法教研室工作期间,为经济法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促成了1985年经济法系的成立。在35年的执教生涯中,张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启动了新中国第一次民法典起草。1955年起,金平老先生先后三次受邀赴京参与民法典的起草工作。
当时的民法起草历经多次修改,金老提出的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物权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模式,成为他对新中国民法的三大贡献。
在1986年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金平教授的观点被全面采纳,为民法区分于其他部门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法主体制度提供了价值基点。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犯罪侦查教研机构在西政成立。1963年,周应德组织编写了《刑事侦查学教学提纲》。该书是全国最早以“刑事侦查学”命名的教材,建立了中国刑事侦查学的科学体系。
作为初代西政法律人的代表,张序九、金平和周应德三位老先生的工作经历可以看作是那个年代西政法律人的奋斗史和西政法学学科建设的缩影。他们不断面对艰难险阻,但却从未退缩,从未畏惧。

80年代校门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拓展守正:时代弄潮的西政法律人
1977年4月,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和教育部联合报请党中央批准恢复西南政法学院的红头文件传来,西政人无不欢呼雀跃,激情奔涌,决心一年后就恢复招生。
1978年10月12日,西政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78级开学典礼在西政沙坪坝校区举行。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610万学生报考高校,全国法律专业共招收了729名学生,西政当年的招生人数为364人,占了当年法科学生的“半壁江山”。
1978年,西政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一年后,西政开始招收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刑事侦查专业本科生。也正是这年,1959年毕业于西政法律专业的李昌麒、1963年毕业于西政法律专业的徐静村等学者回到母校任教。
李昌麒和徐静村都是西政办学初期的学生,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继承了初代西政人的气质。在西政复办后,又分别回到母校任教,宵衣旰食,将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传给更多的学生,教会他们独立、宽容、批判、自信和大气,薪火相传。

渝北校区奥林匹亚广场 刘大庆 摄

渝北校区司法鉴定中心 刘大庆 摄
拓宽创新:新时代逐梦的西政法律人
老一辈西政人奠定基础,新时代西政人继续求实追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6年,西政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和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该校法学一级学科和法律专业学位授权点均获得A评级,是重庆市唯一进入A评级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点。
不管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发展、国际办学中,西政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该校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合作内容涵盖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实习)、联合培养、合作科研、人员互访等多种形式,校际交流平台不断拓展。
新时代的西政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胡晋云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