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有这样一位“网红”毕业生,她不靠打赏赚钱,在校期间,她自创服装品牌,仅 2018 年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当天,营业额就突破 1100 万元,比“口红一哥”还牛!她为何能做到如此优秀?下面,就跟随记者一探究竟吧!
“网红”不靠“打赏”赚钱在校大学生创业年入百万胡楚靓是新媒体艺术专业 2017 届毕业生,她创办的服饰品牌在毕业前就已达到 1200 万元的年销售额。大二时,通过拍摄和分享原创小视频,胡楚靓成为“网红”,本可以像大多数“网红”那样靠广告或“打赏”赚钱,2016 年申请入驻学校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在校期间,胡楚靓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一直从事着新媒体工作,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网络粉丝。截止目前,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粉丝量合计 949 万。“HUCHUJING”服装品牌成立后,营业额逐年稳步上升。
2017 年,胡楚靓又注册“楚楚长大了”淘宝店铺,主要销售女性化妆品、护肤品等。两个店铺在 2018年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当天,营业额就突破 1100 万元!目前,胡楚靓团队年营业额达 4000 万元,现有员工 35 人。在四川美术学院,像胡楚靓一样,受益于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的学子,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或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创业成功;或在创新创业理念、政策的影响下,提升了创新能力。
10 年“磨”出 8000 万产值创业园吸纳创业大学生 1000 余人创业率超 10%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自 2009 年创办以来,仅 10 年时间,已成功孵化注册微型企业 213 家,每年培育创业实训孵化项目 70 余个,孵化创业团队成功率达到 70%,注册微型企业存活率达到 85%。园区年产值达到 8000 万元,吸纳创业大学生 1000 余人,连续多年应届毕业生创业率达到 10%以上。不仅如此,园区还被命名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先后被授予重庆市市级微型企业孵化园、重庆市创意产业基地、重庆市创新创意创业基地、重庆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重庆市众创空间等称号。2017 年,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改革打造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毕业后的“出路”好,是四川美术学院“吃香”的一大原因。能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毕业生会选择就业创业。因此,四川美院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09 年,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为目标,构建了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基础必修课。学校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丰富的个案,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
对于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学校专门开设了创业技能培训课程,如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沙龙等,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方法与步骤,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而面向创业孵化团队和已注册微型企业的创业团队,学校则开设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课程,安排创业导师开展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专家问诊,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实际困难。随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持续推进,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创作、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日渐提升。工业设计专业的冯奋进目前是大四在校生,谈及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冯奋进颇有感触。他介绍说,创业老师会站在市场投资人角度,告诉大家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方案是什么样,学生可以找感兴趣的真实案例进行设计,最后形成路演方案进行汇报。“创业课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自己面对市场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扶持体系“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教学新理念,办学新模式,是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弛老师表示,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学科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弛介绍,除构建全域创新的专业教育体系,构建分层递进的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四川美术学院还积极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扶持体系。如施行政府、企业、学校“三帮一”,打通大学生创业与教学环节、学校资源、政府帮扶政策、社会资源的关节,加大创业团队的扶持;建设大学生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创业大学生在园区就可以申办微型企业和领取营业执照;并争取政府支持,引入社会资源,带动小微企业发展。
2017 届影视摄影专业毕业生张熙大二起入驻学校大学生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并创立大西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营业额已超百万,并实现逐年稳步上升。张熙表示,取得如今的成绩,要得益于园区构建了完善的扶持体系,“房租便宜,资源多样,还定期邀请专家对我们进行专业的创业指导,感谢母校圆了我的创业梦!”在四川美术学院,还有不计其数的学子,他们在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扶持体系等的帮助下,正在筑梦的路上越走越远。
编辑:胡晋云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