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大批来自延安鲁艺的学员,从陕西东渡黄河,经过数月风雨兼程的艰苦跋涉前往北京和沈阳。留在延安一部由北向南辗转,从山西临汾迁徙至陕西西安,组建了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即西安美术学院的前身。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在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至今的七十载春秋里,她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美术教育领域中,不断揽获殊荣和佳绩,其自身的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也伴随着国家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近日,西部网就有关情况专访了现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接受西部网教育专访。
谈过去:西安美术学院既是学堂也是阵地
西安美术学院不仅是一所以教书育人为使命和天职的高等学校,也是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传播阵地,郭线庐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教育摆在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所肩负的教育教学任务虽然在不断更迭,但其承载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初心却始终未变。当前,西安美术学院不仅是在教育工作中持续发力,更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上坚定不移地贡献着光和热。
西安美术学院发端于革命圣地延安,其躯体中自然流淌着延安革命精神之血液,这同时也赋予了西安美术学院宣传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这个责任,远超越“教育”本身。郭线庐说,目前省内很多文化活动,都在借助“西安美术学院”这个品牌和平台来发挥传播效应。因为,只有通过视觉传递美,才能最直观、最感性地传递时代精神之美,劳动之美,人民之美,发展之美。
进入新时代,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建校七十年间,随着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指引,西安美术学院从战略目标到顶层设计,从办学定位到教学改革,始终在调整中完善,在凝练中提升,在创新中重塑,成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领域和西部地区文化交流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现在:学院最大的贡献即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在共和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史上,西安美术学院无疑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贡献。”郭线庐评价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西安美术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以“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为代表的诸多知名创作者,既有在西安美术学院担任教师的平凡履历,又有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建设发展开疆拓土的卓越贡献。我们所培养的数万毕业生,已然奋战在祖国各条战线和各个领域中,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人民大会堂,从北京国际机场,从到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艺术设计,到人民币毛泽东主席画像的绘制,其背后都有从西安美术学院走出来的艺术家身影。西美人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肩负起重要的时代使命,成为独特的艺术符号。
“西安美术学院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对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促进,特别是在西部和西北五省。”郭线庐说,七十年来,西安美术学院为改善艺术创作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提升美的传播效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陕西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可以说,在西安这座城市里,在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实践的众多艺术家群体中,由西安美术学院培养莘莘学子占比过半,由他们组成的美术创作团队和美术创作群体,更是为陕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和不竭的动力。
谈未来:用精品力作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国家、歌颂时代
西安美术学院将继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引,继续坚持和弘扬“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宗旨,真切描绘新时代人民精神风貌和国家发展变化成就。郭线庐说,出精品,就是要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的扛鼎力作,特别是要把创作对象聚焦到广大的,默默坚守和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线的普通群众,让他们成为时代英雄,成为全民族砥砺前进的精神航标。这既是西安美术学院的重要办学内容,也是西美人执着坚持七十年的艺术追求所在。而西安美术学院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基本功训练,着力提升艺术创作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持续加大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的做法,也为我们坚持特色优势,提倡扎根生活、服务人民,从基层体悟真挚情感和精神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话校友:让我们一起关心支持美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七十年的建设发展,西安美术学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和光辉的育人业绩,我非常期待各位海内外校友能够亲自回来看看母校的发展变化。
学院现拥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及与其相对应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特别是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在陕西近百所高等学校范围内,西安美术学院位列三所获得A级评价的院校之一,学科建设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长安新校区暨长安国际艺术城建设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在不远的将来,一所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需求的美术院校,将崭新屹立于“一带一路”起点处,为沿线省市区和域外国家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值此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真诚希望海内外校友们能够在各自岗位和工作领域中,继续关心和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并通过这个机会,向全社会支持热爱关心美术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美术爱好者汇报学院工作,以期携手共建美好西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为培育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后记:
记者获悉,西安美术学院纪念建校七十周年将以系列学术文化活动为载体,分别有学科建设暨建校70周年大会;2019“时代精神”教师作品展;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学院名师·知名校友作品及文献展;全国重点美术院校艺术院校党委书记、院(校)长座谈会;国家美术形塑-新中国美术70年学术研讨会;庆祝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
编辑:胡晋云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