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海棠学院理事长王卓一行赴洛南县麻坪镇进行灾后援助。
天灾无情 海棠大爱解急需
7月22日至23日,陕西洛南突降暴雨,降雨量超过历史最高记录,麻坪、巡检、石门、保安等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道路管网、通讯电路中断。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自2013年起,对洛南县开展“计算机网络进山区工程”,分别为洛南县三要中学、洛南县古城中学、洛南县城关镇东街小学捐助了价值百万的计算机中心及设备。作为长期以来的帮扶单位,7月24日,得知此消息,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理事长王卓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协及农民主党组织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了解灾情及灾区所需。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救援队伍出发驰援灾区。
7月25日,全体海棠人的心与洛南灾区险情紧紧牵在了一起。麻坪镇是这次监测全县降雨量最大的区域,这也是继去年8.6水灾后,今年再次出现暴雨洪涝灾害。直至26日得到消息,麻坪镇主干道已疏通,亟待救灾物资的援助。在西安海棠职业技术学院理事长王卓的统一领导下,学院调集各方人力物力,仅用四个小时便采购到了灾区急需的帐篷、竹板床、手电、喊话器、被褥、胶鞋、迷彩服、雨衣、矿泉水等价值15万元的近千件物资。7月27日上午十点,理事长王卓带队统一出发奔赴灾区。

多处道路损毁。
前往灾区的道路并不通达,出洛南县城沿242国道走不远,便可看到一处公路下面被洪水掏空,一座50米长的便民桥被冲得完全不见了踪影,只余下河中间的一个桥礅。一路走来发现多处路面遭水冲毁。行至石坡地界,经太阳暴晒后积满泥土的路面,车辆经过,尘土漫天。路的护栏及部分河堤也被洪水冲得扭曲变形。随处可见被冲毁的河堤和一块一块陷在河滩里的路面。达到灾区后,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一行人顾不得一丝喘息,急迫的将物资搬卸至物资安置点。在得知有百余名水毁家庭仍集中在临时安置点,王卓未做片刻停留便前往慰问。由于当地现有的临时帐篷不能满足防汛需求,此次学院特意准备的钢架帐篷可以解决百余群众的临时居住需求。
公益之行 援助路上不孤单

救援物资安全到达灾区。
在前往灾区的高速路上,一个特别的场面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过往的车辆,纷纷携挂写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条幅或旗帜,有轿车、有皮卡、有半挂车、有土方车……这些来自于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本着责任感和爱国心书写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对骨肉同胞的血肉之情。
在装卸物资的过程中,在众多高大的身影中,有两个年轻的面孔,他们用瘦弱的肩膀一次次扛起物资,精神劲儿丝毫不输大人,让在场一众人不禁啧啧称赞。
鲁鑫,今年17岁,是洛南县高级中学高一的学生,殷仁浩,今年14岁,在麻坪镇中学就读初二年级。他们的家在这次灾害中并未受到影响,但是由于受到身边乡亲的感召,也毅然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之中,书写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少年气概。
灾后重建 多方支援显力量

灾区多处房屋坍塌。
据悉,这已经不是麻坪镇第一次受灾。2020年8月6日,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位于秦岭腹地的洛南县,短短几小时内,最大降雨量达282.5毫米。一时间,河水暴涨、房屋倒塌,农田被毁、道路桥梁中断、电力通信瘫痪,昔日美丽宁静的田园乡村瞬间变得满目疮痍。据统计,暴雨洪灾造成全县15个镇28044户85228人受灾,石门、麻坪两镇受灾最为严重,全县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4亿元。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理事长王卓在灾民回迁房中了解情况。
灾情发生后,洛南县政府相关部门干群齐心协力,夜以继日排查鉴定,千方百计安置灾民,全力以赴灾后重建,万众一心推进危房改造。时间就是命令,重建就是责任。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洛南县对排查出房屋受损的941户群众全部进行妥善安置,其中412户危改户基本入住,其余受灾群众已陆续搬进新家。
在麻坪镇的集中安置房小区,一栋栋干净整洁的二层小楼,一顶顶全新的太阳能路灯,让大家看到了洛南县政府灾后重建的魄力和喜人成果,在去年受灾的村民孙双成家,他不断的给大家讲述他在洪水中“死里逃生”的惊险时刻,并指着曾经被洪水冲击损毁的旧宅照片给大家回顾着来之不易的一切。一波又一波的灾害并没有击垮当地驻村干部的信心,四级干部下基层,极大地推动了灾后的重建工作。目前新的移民搬迁安置点正在加快建设,在这次灾情中的其余房屋轻微受损的全部排危入住。
海棠公益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参观集中安置点过程中,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理事长王卓不断询问当地的医疗卫生情况。他强调,每次灾情之后,防疫工作必然是重中之重。并当即表态,本次援助只是第一阶段,随后将组织学院医护专家、教授,派驻医疗队和体检人员对当地受灾村民进行体检,同时对当地捐助所需的消杀和防疫设备,并进行全方位的卫生防疫消杀。在救灾物资的加持之下,这三重屏障无疑是给灾区套上了一层坚实的 “金钟罩、铁布衫”。
在近二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全体海棠人忠实履行扶贫帮困的社会责任。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理事长王卓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赢得了广泛赞誉。“海棠的公益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编辑:胡晋云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